城外清軍的計策又被馬信看穿的情況下被迫選擇了撤軍。
捷報中對於戰鬥的細節和驚險程度雖然同樣有所誇張,但是卻遠不似此前從江山縣送來的那份,反倒是在要求援軍和守具上下了更大的筆墨,這倒是讓洪承疇對於青田縣那邊放下了一些擔憂。
自降清以來,洪承疇便是絕不可能再回頭了。他的身份地位,以及崇禎以為他殉國了而鬧出的那個笑話,使得他一旦降清就只能在這一條路上走下去。
“我聞亨九先生本朝人傑,松山、杏山之戰,血濺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動華夷。吾常慕其忠烈,年雖少,殺身報國,豈可以讓之……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聞之,曾經御祭七罈,天子親臨,淚滿龍顏,群臣嗚咽。汝何等逆徒,敢偽託其名,以汙忠魄!”
“反面事仇,先帝贈若官,立廟祠若、祭若,蔭若子;若背義亡恩,操戈入室,平夷我陵寢,焚燬我宗廟,若通天之罪,過李陵、衛律遠矣”
“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
這些年來,對於他的咒罵從未停止過,就連他的老孃和弟弟都已經不認他了。
每每想到這些,洪承疇就無不惡毒的想到:“如果滿清征服了中國,那麼我洪承疇起碼還是滿清皇帝的奴才,是人上人,而你們這些咒罵我的傢伙以及你們的子孫後代未必能活下去不說,即便是能夠活下去也是在滿清體制中連奴才都不如的漢人,那爾等的辱罵於我又有何傷?”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洪承疇對於滿清鎮壓抗清運動一事可謂是極其上心,竭盡全力的做好每一件事情。無論是在滿清朝中,還是當初在招撫江南總督的位置上,對於有影響力的明廷文武一向是能招撫就招撫,實在招撫不了就要辣手殘殺,以為震懾之效。而他的努力,也使得滿清在入關的前幾年鎮壓江南抗清義軍上面很少有出現過慘敗的。
丁憂結束後,洪承疇人在朝中,歷經了多爾袞當政,以及其死後順治親政的一系列事件,但是對於擴日持久的抗清鬥爭卻還是極為關注。
陳文崛起於浙江,幾次大戰不僅將浙西南的清軍一掃而空,更是在間接上導致了江西張自盛突圍以及閩南鄭成功攻陷漳州、圍困泉州等一系列連鎖反應。
即便沒有這些,滿清養活旗人,養活北方的文武綠營,支援各地鎮壓抗清起義的大軍尤其是西南的永曆朝廷,這些無不需要東南的財富來支撐。其中浙江的杭嘉湖以及江南的蘇松常鎮這些地方乃是關鍵中的關鍵,陳文大軍所在的金華距離杭州不過一府之隔,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的話,江南不復為滿清所有,到時即便是鎖江自守滿清也根本撐不了幾年。
接手了陳錦的爛攤子,以著洪承疇對江南的瞭解,以及透過奏報的隻言片語從中分析出的精要,很快他就對於當下的局勢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
眼下的東南四省,雖然清軍依舊擁有著絕對的兵力優勢,但是分駐各地鎮壓反抗勢力使得他們很難抽調過多的兵力來進行鎮壓,陳文能夠輕取金華就是個例子。
現在浙江明軍和福建明軍擁有著戰略主動權,清軍,尤其是福建清軍根本不敢輕動,因為一旦有個行差踏錯的話,福建這個省在這兩支明軍的夾擊下可能連和滿清說再見的機會都沒有。再加上,在他出發前擊殺孔有德,橫掃廣西未久的那個李定國。這三支明軍勢力雖然聯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一旦聯手,無論是陳鄭於閩北或是浙江溫州,還是陳李於江西,亦或是李鄭於廣東,滿清在東南的統治也就可以宣告結束了。
東南戰局的突變來自於浙江,也必須從浙江開始著手。殉國不久的浙閩總督陳錦並非不知兵的庸才,能夠幾次三番的擊敗他,最後將其逼死在衢州的陳文自然也不是什麼好相與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