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聽陳文的事情,並非是沒有來由,這段時間永君臣始終在致力於引李定國為援,以恢復永朝廷的權勢。但是李定國能否成功是一回事,成功了會否出現前門驅狼後門入虎的事情他們也不敢保證,所以能多瞭解一個有實力的明軍武將自然還是要多瞭解為上,以備不時之需。
如今的西南明軍之中,夔東眾將勢寡而散,不足以為援;劉文秀失勢,亦是如此。東南明軍的鄭成功雄踞閩海,當年也曾帥大軍勤王,結果自家老巢反倒被福建清軍偷襲;而浙江的陳文,遠水解不了近渴是實話,此前的曹從龍之亂也使得永朝廷的文官們對這個武將的印象很差,畢竟能把文官弄得作亂了,這武將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永朝廷眼下的處境,撥到盤子裡的都是菜,誰知道以後會不會用上,能多瞭解一分是一分。
“石廷柱,朕記得那好像是奴酋皇太極還活著時就在虜廷大用的漢將,這樣的權貴都沒跑了,真是悍勇啊。”
“陛下所言甚是,這陳文雖不及戚少保忠義,但是這份武勇卻也是難得一見的。又兼此人祖上世襲天津右衛百戶,分明是太祖、成祖庇佑吾皇才降下的勐將,若能善加驅馳,想來當可為陛下中興大明出一份氣力。”
是否忠義,永沒有見過,但是幾個月前的那些方物卻是實實在在的送到安龍的。這年頭還有這份心思的已經不多了,哪怕值不了多少銀錢,只是面子上的事情,對於一年只有八千兩銀子的永天子來說也一份值得記下的貢品。
至於吳貞毓他們所說的忠義不及戚少保,作皇帝已有多年,文官腦子裡的那些彎彎繞他多少也能看出一些,無非不就是那個什麼文官作亂的事情嗎,這種事情何騰蛟也幹過,比那個曹從龍做得還過,最後不也是追封了箇中湘王。誰讓何騰蛟最後是不屈而死的呢,可是他在湖廣幹下的那些事情,幾次三番的把大好局面敗壞個乾淨,誰又記得這些。
軟弱歸軟弱,卻不代表他是傻子。聽著眾臣紛紛發表著各自的意見,永知道這些人對他都是忠心耿耿的,他的性子也不是那種有話就直說,自然不好說些什麼。不過這些官員也沒有在這些暫時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的事情上耽擱太多,很快就重新轉移都了周官的身上。
“首輔,事情可已經辦妥了?”
“回稟陛下,周孔目為人最是精細謹慎,想來斷不會誤了大事。”
“那就好,那就好。”
如果不好的話,雖然有著任撰的那句“二龍不可相見”而沒有能夠親眼見過孫可望本人,但是永還是能想象到如果這事情被那廝知道了,那將意味著什麼。
“但願這個李定國不像他義兄那般,兩蹶名王,如此勐將,真希望是上天派下來助朕中興大明的,輔以福建之水師,浙江之悍卒,中興也並非是不可能。若非如此的話,那恐怕真是上天不欲大明得以中興了啊。”(未完待續。。)
第七章 復甦
相比安龍的愁雲慘淡、戰戰兢兢,浙江的明軍佔領區如今卻是生機勃勃。
大戰結束,明軍在各線也已經恢復到原本的態勢。這一個月的時間,軍功的計算早已完畢,甚至就連南塘、神塘、近衛和東陽這四個戰兵營的軍功賞賜都已經發放完成了大半。這些部隊雖然老兵比例較高,大多都有或多或少的軍功田,但是新獲得的田土也可以進一步的提升他們的生活水平,將士們自然希望是多多益善的。
由於農業強調的季節性,這項工作必須在夏種開始前完成,這樣才不至於妨礙的秋收。不過照著現在的進度來看,其中還是會有不少的軍功田趕不上今年的夏種了。
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原因其實很多,發放牽扯甚多是一回事,另外往年的軍功田土都是放發在金華府的,那些老兵的家也都安在那裡。但是金華的荒廢田土就那麼多,而且還不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