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盤剝,沒有盡心盡力地維護絲綢之路,所以多次向大唐朝貢。當初在大唐城門口跳蹈舞禮的人中就有他們的使臣。
但高熲深知這些小國都沒什麼腦子。
他們現在雖然臣服大唐,但估計不會願意大唐真的征服西突厥。
如果大唐徹底掌控西域之路,那麼肯定想將最大的利益握入自己手中。高昌等國現在憑藉在絲綢之路上的關隘位置獲利頗豐,大唐會不會順手把他們滅了,自己吃獨食?
尤其是高昌,心裡特別慌亂。
高昌和焉耆等國不同,它本就不是純正的西域之國,而是大漢的邊鎮。
在魏晉時,守將反覆自立,後來建立了高昌國。高昌國即使受了突厥許多影響,仍舊說漢話,用漢字,百姓官員也多是漢人,基本延續漢時冠服。
高昌國全靠西域絲綢之路養活全國,商旅來往頻繁,所以訊息也很靈通。
一些來自波斯甚至更遠的天竺的商旅,將林邑國的訊息帶到了高昌國,高昌國王便日日為晉王那句“這裡本就是漢家舊地,你們該回家了”這句話忐忑不安。
如果西突厥失敗,大唐會不會也對高昌國說“這裡本就是漢家舊地,你們該回家了”?
高熲深知這些小國狂妄又自卑的心態,知道他們的愚蠢,所以一直防著他們趁著大唐追擊西突厥起兵反唐。
高熲也不相信東|突厥殘部。
東部草原雖然已經被分割,已無突厥大可汗。但總會有姓阿史那的人想要再現隋末東|突厥的輝煌。
被李世民抓過的始畢可汗等人可能已經失去了心氣,但小年輕們沒捱過毒打,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草原上那些老貴族們也可能抱有僥倖心理,對那些叛逆愚蠢的年輕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試探大唐的力量。
等大唐能抽出手來揍這群年輕人的時候,東|突厥的老貴族們絕對會迅速出兵,幫大唐鎮壓叛亂,比忠臣還忠臣。
前提是,大唐騰得出手。
中原王朝和周邊蠻夷的關係永遠都是這樣試探不休,高熲從來不相信他們有真正的忠誠。
只有大唐強盛,他們才會忠誠。
高熲沒有問李世民有沒有想到這件事,
() 只默默做好了守城的準備。
但李世民拔營的時候,私下告訴高熲:“若有不長眼的打來了,高老師辛苦一些,請拔營來尋我。伊吾小城,等大唐軍隊回師,輕易就可奪回。()”
高熲白了李世民一眼:你是在侮辱我嗎?()”
李世民只能無奈地離開,再不敢多勸一句。
自己這個大隋小軍神秦王也只是大隋老軍神齊國公高熲的後輩啊,他哪敢多說?
大唐的大軍離開了伊吾城,朝著更遠的地方跋涉。
不到一旬,高熲就得到了高昌、焉耆、龜茲等國皆反,投靠西突厥,集結十萬大軍朝伊吾城而來的訊息。
他正生病著,聽言笑得咳了起來:“十萬大軍?這十萬大軍中,恐怕有吐谷渾和東|突厥的手筆。”
部下道:“吐蕃也想出兵,被長公主堵在了路上。”
高熲用帕子捂著嘴又咳了幾聲,笑道:“高熲已老,已經震懾不住西域諸夷了。”
部下道:“是否立刻向陛下求援?”
高熲瞥了部下一眼:“你也認為我已老?”
部下焦急道:“齊國公!你現在正在病中,如何指揮戰鬥?末將可沒有信心在十萬大軍的圍攻下守住伊吾城!而且陛下有令,我們可以棄城!”
高熲道:“確實可以棄城,但若不棄城,給蠻夷的威懾更大。”
他如枯枝的手撐著床榻坐直:“我雖然是風中殘燭,但蠻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