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些還老死不相往來呢,要是認真的盤點他們爭吵的原因呢,無非最主要的也就是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田地邊界的問題,農村人每家每戶都分有土地,本來大家各種各的,互不干擾,但這也能夠發生矛盾,那就是與地鄰的矛盾,邊界那一畦地,大家都在為誰佔得多誰佔得少而吵架,有時候是因為與地鄰沒有種植同樣的農作物而爭吵,這個就是怕對方的莊稼長得高而影響到自己莊稼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
第二,房屋搭建時候的矛盾,要知道農村人蓋房子時候也有很多講究的,比方說房屋墊的地基高低,窗戶留的位置,都會惹到你的鄰居們不高興,這個現象對於那些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特別清楚,當有一戶人家要蓋房子時,他四邊的鄰居就要聚在一起,說三道四的,起鬨的起鬨,總之,凡是蓋房子的人,大都會得罪幾個鄰居的。
最後一個就是因為小孩子之間的矛盾,農村人一般都忙於耕種,對孩子教育上的事,一般都懶得一顧,這就使得小孩子在一個極度寬鬆的環境下長大,個個都是恃寵而驕,所以很容易與鄰居的小朋友發生吵架打架之類的事情,這時候如果兩家的家長比較開明,則相對無事,如果遇上一個硬碰的,那家長們就會吵起來,甚至是打起來了。
還好的是,我父母的三觀都是很正的,他們在我們兄妹都很小的時候就教育我們與人為善,心存善良,心懷善念,則天必佑之。心若向陽,又何懼風雨呢?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保持對未來的嚮往,守住心中的善念,方能不負勇往。因此呢,我們是完全沒有這種下三濫的想法和動作的。
在我的認知裡,很多事歸根到底都是對有限資源的搶奪,要知道我們這裡出了名的地少人多,即使是同姓,也時有爭鬥,算計,而且農村裡很多人都有個大陋習,就是見不得別人好。他看到你過得比他好了,他的第一反應不是說自己努力加油去趕超你,而是一門心思的想著怎麼背地裡給你使個絆子,搞個破壞之類的。
而我,一直以來都是真心的希望那些同學,朋友和親戚能做的更好,能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和輝煌,如果有誰需要我去幫一把,那我一定會盡力而為的,因為我相信,如果他們接受了咱的幫助之後做好了,那等咱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也一定能拉咱一把。但是,如果你打壓人家,他們起不來,那又何談以後能幫到你呢。
不過,現在是21世紀了,世界的發展不同了,時代也不同了,透過這幾年在深圳的闖蕩,以及對廣東發展的一點認識,我認為,咱們族人不應該再拘泥於家裡的這一畝三分地了,應該趁著這難得的大好機會,好好的出去掙錢,掙大錢,只有這樣,才能為子女父母提供更高質量的生活......
當我把自己的這一番意思講出來之後,獲得了在座宗親們的一致稱讚,他們紛紛鼓掌,紛紛說我到底是見過世面的人,說出來的話很有水平,而且我能夠摒棄前嫌,一視同仁,把所有的五服內的宗親都給請來,這樣的胸襟是很難得的......
父親看我第一次以成人的身份出席這種場合,不卑不亢,不緊張,不慌張,思路清晰,言語得當,而且受到了宗親們的一致肯定和交口稱讚,那心裡不用說一定是很自豪,很驕傲的,他滿面紅光的端著酒杯頻頻的給比他年長的人敬酒,同時,一些比父親輩分小的也紛紛過來給他敬酒,父親則是來者不拒。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父親這麼的意氣風發呢......
家鄉閉塞的居住環境造就了人們從古至今都按家族聚居生活的習慣,長幼有序,尊卑有別,即使已經過了幾千年,都還略留些遠古時期的影子。在我們這裡,一場宴席,落座要有講究,上菜倒酒也必須有所講究,這些繁文縟節,很有特色。
和大多數地方一樣,面朝門的地方為正座,居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