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悸動,祥雲籠罩,瑞靄翻騰,自三十三天外降下無量功德,化為兩份,兩成功德賜予博淵,被他拂袖收下。
剩下八成徑入后土之身,助其身化輪迴,與此同時,不僅賜下先天功德靈寶判官筆和生死薄,更讓她正式擁有了一道元神寄託,瞬間修為暴漲,藉助其對洪荒眾生的無邊善念,順利將一道善屍斬出,化身為后土皇地只平心娘娘。
至此,世間雖再無祖巫后土,而地獄黃泉之中,血海之畔,卻多了一個六道輪迴法盤,以及一位與后土樣貌、身形一般無二的女子,代替她執掌六道輪迴,坐鎮幽冥。
“平心娘娘,在下這廂有禮了。”博淵笑著說道。
“帝尊無須如此,吾乃后土善屍所化,雖不復后土之名,卻亦是與她一般無二。此番多謝帝尊指點之恩,平心感激莫名,且代億萬生靈,謝過帝尊!”平心娘娘躬身一禮,拜謝道。
“娘娘不必多禮。”博淵將其扶起,卻是說道:“而今六道輪迴已立,乃是洪荒萬世生靈的無上福音,生生不息,演化萬物輪迴之道,日後億萬生靈的死後歸宿,就要多仰仗娘娘安排了。”
“帝尊放心,平心一定盡心盡責,秉公處置,不負眾望。”平心娘娘態度十分懇切地躬身再道。
“娘娘慈悲,然洪荒眾多生靈,數量不計其數,僅憑一人,只怕難以運作。該當再建幽冥地府,分殿判決處置之,最後再安排生靈魂魄進入六道輪迴,方為上計。”
博淵卻是記起,前世人間有幽冥地府十殿閻羅、四大判官及一眾陰間冥官,陰兵等眾,或負責接引生靈魂魄入陰間冥界,或司掌按察審判,禍福休咎,依照其生前所造善行惡報不同,進行評判裁決,再決定其最終歸宿,故而提醒道。
“帝尊所言,正與平心所思不謀而合。”平心娘娘再是一笑,虛心問道:“不知幽冥地府該如何建之?”
“幽冥地府,乃是生靈死後,元神魂魄的歸屬之所。該立五方鬼帝,十殿閻羅,四大判官,羅酆六天等眾,各行職司,以作地府日常運作之用。”
“五方鬼帝,分治陽間與陰間交界的五個關口,為桃止山鬼門關、嶓冢山、羅酆山、羅浮山、抱犢山。”
“十殿閻羅,乃為: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一殿秦廣王,專管人間的壽元休咎,生死集冊,統管陰間刑獄及來生吉凶禍福。善人壽終,接引超升,功過兩半者,送交第十殿發放,再入人道輪迴。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臺,名曰孽鏡臺,令之一望,照見在世之心好壞,隨即批解第二殿,發獄受苦。”
“二殿楚江王,主掌大海之底,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即入此獄受刑,另依惡行不一,發入十六小獄受苦,待刑滿期後轉押第三殿,再行判決。”
“三殿宋帝王,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該入此獄,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轉解第四殿。”
“四殿五官王,司掌合大地獄,又名剝剹血池地獄,另再設十六小地獄。凡陽世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依罪行不同,再判以小獄受苦,刑期難滿,送解第五殿察核評判,再行安排。”
“五殿閻羅王,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凡到此殿者,俱先押赴望鄉臺,令之明見上世因果,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查曾犯何惡,沾惹是非,罪證確鑿之後,再發入誅心十六小獄,鉤出其心,受蛇食之苦,再以鍘刀斷其身首,受苦滿日,另發往別殿。”
“六殿卞城王,司掌大叫喚大地獄、枉死城,另設十六小地獄。凡世間忤逆不孝者,以鋸分屍。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