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7部分

舒暢感覺。

“味道好像不錯。”王觀笑道:“德叔你要不要來一口?”

“不要開玩笑了。”高德全擺手道:“要做什麼趕緊做,免得讓大家等著急了。”

“我都不急,大家好什麼好急的。”

話是這樣說,王觀還是從善如流,小心拿起茶盞在茶油中微微蕩了蕩,把茶盞的內壁外壁沾溼了,再用柔軟的紗布慢慢摩挲。開始的時候,王觀動作非常輕柔,不斷的用紗布蘸取茶油塗在茶盞壁上,讓盞壁始終保持油溼的狀態。

這個過程持續了好久,一直到茶油只剩下淺淺的一層,王觀才算是把紗布放下,旋即把柔軟的厚布拿過來,用力在胎壁猛搓。

那個情形,真讓人擔心他會不會把茶盞輕薄的胎壁給搓碎了。

事實證明,大家的擔心是多餘的,只見在王觀的揉搓下,茶盞胎壁上的灰白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是非常純淨濃亮的漆黑色澤。這種黑色非常內斂,透發出一股莊嚴、古典、雅緻的氣息,讓人感覺這件東西肯定非同一般,具有難以估量的價值。

“難道是龍山黑陶?”一個掌櫃震驚之餘,也忍不住揣測起來。

“不是黑陶,黑陶的胎壁不可能這麼薄。”

“少見多怪了吧,在龍山曾經出土出一件高柄鏤空蛋殼陶杯,無釉而烏黑髮亮,胎薄而質地堅硬,胎壁最厚不過一毫米,最薄的像雞蛋殼一樣,只有零點二毫米。製作工藝之精,堪稱世界一絕,更被定為國寶珍藏起來。”

“你都說了,黑陶是無釉,現在這茶盞有釉,明顯是瓷。”

“好像也是……”

在幾人的竊竊私語之中,王觀也把茶盞裡裡外外認真仔細的用軟布揉搓了一遍,茶盞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光彩。

一會兒,王觀把茶盞上殘存的茶油漬用水清洗乾淨,再把茶盞上的水漬抹去,最終擱在了桌子上讓大家觀賞。只見茶盞外壁純黑,釉面漆黑光亮,光可鑑人。另外在茶盞的內壁,卻有點點油滴似的斑紋。

在沒有用茶油清除茶盞灰白汙漬之前,盞壁內的斑紋若隱若現,似有若無,非常不顯眼。可是在這個時候,油滴似的斑紋卻呈現斑斕絢爛的效果,彷彿孔雀翎毛一樣漂亮。

“這麼漂亮的曜變……”

此時,一個掌櫃激動道:“不是建盞,還能是什麼?”(未完待續。)

第573章 五大名窯,黑定珍品

ps: 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援。

曜變,就是窯變,是指瓷器施釉之後,送進窯裡燒造。在燒造的過程中,釉料在高溫的作用下,產生千變萬化連製作人都無法把握的效果。但凡瓷器在產生窯變之後,每件都堪稱為孤品,絕對沒有重複一樣的。

當然,每個窯口的窯變情況都不一樣,比如說北宋五大名瓷之中的鈞瓷。這種鈞瓷在入窯之前是沒有任何色彩的,但是在燒成出窯之後,卻呈現出七彩輝映、讓人心旌動搖的絢麗顏色,也就是所謂的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另外同樣有名的就是建窯的曜變天目瓷,這種瓷器的珍貴之處就不用多說了,眼前這個茶盞內壁中絢爛斑點紋,就像極了建盞中的油滴天目鷓鴣盞。此時在陽光的照射下,茶盞內的釉斑折射出暈狀光斑,似真似幻,令人生驚豔之嘆。

見此情形,也難怪那個掌櫃一口咬定,這件東西就是傳說聽曜變天目盞。

“說過很多遍了,這不是建盞,更不是曜變天目,當然也不是吉州窯黑釉瓷。”

嚴老在斥責之時,小心翼翼地把茶盞捧起來,在不同的角度欣賞盞內斑點的色彩變幻,眼中也是浮現陣陣漣漪異彩:“你們眼光要長遠一些,不要總是關注南方窯口一畝三分地,也該想一想北方的窯口。”

“北方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