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博淵的反應,鴻鈞自然看在眼裡,不禁搖了搖頭,連他的三個弟子都給備了位置,又豈會忘了他?心中無奈一笑,卻是朝他伸手一招道:“你且來我身邊坐著。”
方才話畢,只見高臺之上,鴻鈞蒲團旁邊一道金光閃現,光芒散去後,又是一個蒲團浮現了出來,不同於底下的數個蒲團,給博淵的這個蒲團金光閃閃,熠熠生輝,其上隱隱有大道法紋顯現,引得底下的不少人矚目相望,鯤鵬便是其中之一。
“這算是vip位置嗎?看來跟鴻鈞交好還是有許多好處的。”博淵心中喜道,笑著朝鴻鈞躬身一禮:“謝兄長!”
待博淵坐定,鴻鈞將視線朝底下眾人環視了一圈,見眾人皆是神態恭敬,目光虔誠,向道心堅,終是滿意地頷首道:“紫霄宮所處之地兇險,爾等既有緣至此,足見福澤深厚,神通不凡。”
“聽吾道法,乃窺天地大道之玄妙,感萬物榮枯之法則。明悟道法箴言,修身見性,以神通而合天道,借修行而悟至理。”
“道法三千,條條可通混元。吾今開始講道,望爾等凝神淨心,擯棄雜念,靜悟之,收穫幾多,各憑造化。”
“謹遵老師教誨。”眾人齊聲呼道。
見眾人不約而同改了稱呼,鴻鈞心中淡然一笑,卻是開口講起道來:“天地未闢,鴻蒙未判,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謬兮。周行而不殆,可為天下之母。吾固不知其名,且曰之道。”
“混沌開而道孕,天地初開而道生有物焉,悟道之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
“天地為綱,眾生為常,以諸法一切,虛實相生,萬物共存皆為道之所在。故曰之道法無處不在,眾生不滅,然道永存。”
聖人講道,泰然自若,聲述道理,口吐箴言,一時仙音繚繞,繞樑不絕,天花散落,地湧金蓮,雲霞自生,天光四起。
鴻鈞周身祥光籠罩,瑞氣騰昇,頂上隱隱浮現出一片半畝慶雲來,慶雲一現,大放異彩,瞬間無數金燈、瓔珞、垂珠悄然落下,絡繹不絕,照亮了整個大殿,襯托著鴻鈞愈發寶相莊嚴,不可侵犯,讓眾人受教之餘,不禁心生臣服之念。
細觀眾人此時的反應,自是神色複雜,各自不一。
博淵早踏準聖之境,離成聖只有一線之隔,故對鴻鈞所講之道,理解感悟頗深,從前許多晦澀難懂之處,如今也有些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之意,心中有所明悟,臉上神色倒是鎮定自若,不落大方。
除博淵外,鴻鈞座下三清,乃盤'古元神所化,受開天功德庇佑,福緣深厚,悟性通達,再加上跟了鴻鈞許多時日,對道法的感悟亦遠非常人可比,也是連連讚歎,大有頓悟之意。
女媧和伏羲雖是兄妹,但卻根性不一。相比起伏羲面露難色,女媧雖有疑惑不解之處,但好在也能參悟一二,神態要稍微自如些。
西方接引準提二道中,接引閉眼思悟,準提捶xiong頓足,如此差異倒是有趣得緊,相較而言,紅雲心中雖也不明之處甚多,但卻只是低頭沉思,未有過多動作。
看完了第一排蒲團之上的眾人,第二排蒲團之上,博淵座下三徒之中,鎮元子沉吟不語,東華抓耳撓腮,常曦陶醉其中,倒也是各不相同。
除此之外,在場剩下的幾人當中,帝俊神思恍惚,太一冥思苦想,鯤鵬愁眉不展,后土與玄冥面面相覷,青絡在一旁的心不在焉,構成了一副百態眾生圖,卻是有趣得緊。
眾人修為有高有低,悟性不同,自然對鴻鈞所講道法的感悟與理解能力不盡相同,加之心態使然,最終能有幾多收穫亦是猶未可知,這點鴻鈞倒是放任自流,不作要求。
紫霄宮講道之事暫且不說,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