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明星。
否則好萊塢大片根本不可能搶佔歐洲的電影市場。
不過能來威尼斯電影節的觀眾基本上都是文藝片的愛好者,他們就是衝著文藝片來的。
文藝片顧名思義是指具有文學性和藝術性的影片。
《小城之春》是一部標準的文藝片,它的節奏舒緩,感情含蓄,波瀾不驚,從頭到尾幾乎沒有過於激烈的衝突,都是些細瑣的日常生活片段。
它的人物不多,情節簡單,導演將鏡頭深入人物複雜矛盾的內心,揭示人物微妙的情感關係,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
說的直白點,就是劇情沉悶,沒有**。
看這樣的片子,你不能期望觀眾給出太多的反應,能讓觀眾興奮起來,熱烈鼓掌什麼的。
那不現實,只要能夠吸引觀眾,不讓他們昏昏欲睡就不錯了。
林子軒觀察四周,發現還好。
雖然在放映的過程中有些觀眾退場了,但大部分觀眾沒有露出無聊乏味的神情,而是在認真的觀看這個故事。
這些觀眾來威尼斯電影節觀影就應該有這種準備,文藝片不是用來嗨的,需要仔細品味。
他重點看了看記者和影評人,這幫人的反應不一,有的人專注於影片,有的人不時在手裡的本子上記著什麼。
他們看完影片後會在報紙和雜誌上給一部電影評分,這直接影響到影片的人氣。
雖然這個人氣對評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卻能吸引片商和觀眾的注意。
九十分鐘過去,影片結束,從青年醫生回到小城,到青年醫生離開小城,這個春天就這麼悄然而逝,留給觀眾的是一片嘆息。
放映廳內,掌聲漸漸響起,不算熱烈,也沒有過於激動。
觀眾似乎還沉浸在劇情裡,也或者他們覺得這部片子還行,僅此而已。
林子軒判斷不出這幫西方觀眾的反應,倒是身旁坐著的馬克穆勒說了一句話提醒了他。
“這部影片要多看幾遍才行,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馬克穆勒感慨道。
林子軒覺得應該是這樣,西方觀眾對於東方影片畢竟有著一層隔膜,東方人的含蓄情感的確很難理解,和西方人對待感情的態度不同。
即便在華國,《小城之春》也需要多看幾遍才能更好的品味,就別說是西方觀眾了。
雖說藝術是相通的,可各個國家的文化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不是透過電影能夠彌補的。
《小城之春》不是那種讓人激動的影片,它有點沉悶。
所以,那種看到東方電影就激動萬分,甚至索要簽名的觀眾,在西方的國際電影節上存在的可能性不大,能夠給予禮貌性的鼓掌已經不錯了。
這說明他們認可了這部片子,至少不是一部爛片。
這是對普通觀眾來說的,對於影評人和電影節的評委而言,他們看電影的角度不同。
普通觀眾看的是故事情節,專業電影人看的是這部電影的鏡頭語言和講述方式,以及色彩的運用和演員的表演,是一種綜合性的考量。
普通觀眾看一遍也就過了,電影節上有很多優秀的影片,他們不會特意再看一遍《小城之春》,評委們為了討論一部影片,則要反覆觀看,把握細節。
也就是說,觀眾的反應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代表電影人的看法。
當掌聲響起的時候,林子軒帶著導演和演員上前鞠躬致謝。
觀眾散場,記者圍攏過來。
“林,本片的女主角在哪裡?”有記者提問道。
林子軒頗為無語,這幫人就惦記著女主角呢,俞菲鴻作為這部片子的中心,表演很出彩。
“她去了倫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