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是個尸位素餐,阿諛奉承之徒。倆人平常就互相不順眼,這回王朗家裡又確實出了這事,孔融不趁機狠狠懲他才怪。

兩人一個經史大儒,一個巧口犀辯。孔融能引經據典,狠批王朗縱奴行兇。王朗亦是舌燦蓮花,巧辯詭辯愣是靠著三寸不爛把孔融駁得臉色漲紅,渾身發抖。而一旁諸臣這回也分作了兩撥,一撥以支援劉協的帝黨為主,力挺孔融。一撥以曹操親信為主,明幫王朗。一時間朝會簡直堪比菜市場,吵吵嚷嚷,沒完沒了。一群衣冠周正的朝廷命官在關係到站隊和利益問題時跟街上二道販子差不了哪去,吵架到後來竟然扯出彼此一堆的舊賬:什麼王朗怯戰兵敗、什麼孔融拋棄妻子,王子服治下不嚴,曹洪收受賄賂等等一堆平日見不得光的陰私事在這時都被撕下偽裝,不陰不陽地給就扯到檯面上做文章。

這事弄了一個多時辰也沒吵出個所以然。最後天子被鬧騰的腦袋發脹,兩耳嗡響,攥著拳頭怒氣衝衝地揮袖而去,。底下人才算暫時消停了些。而至於對王朗的處置?哼哼,司空大人還沒回來,你們哪個不長眼,敢動他手底下人?

伏完在琢磨完所有事情以後,依舊是面色不變,一字一頓恭聲道:“正因如此,臣才勸陛下戒急用忍。”

劉協聞言,拳頭在袖中緊緊握了握:“國丈當知,如今情景亦非朕之所願。若非他曹……”

“陛下慎言!”伏完豁然抬頭,打斷劉協即將出口的話,緊接著轉身緊張地看向門口,在確定周圍無人後才微微舒了口氣,滿是不以為然地看著劉協:“陛下之意老臣明白。只如今陛下還未成年加冠,不能親政。朝中之事還應多倚賴曹司空!”

劉協先是噎了噎,在聽到最後一句後嘴角泛出一個類似諷刺的冷笑:“司空大人確實是宵衣旰食,盡忠盡責。只是不知他如此辛苦,到底是為國為君,還是為了他自己?”

董承聽完低頭沉思著略微皺了皺眉。

伏完則又露出那種類似焦躁的表情看著劉協:這位帝王還是太年輕,機心不夠沉穩。還不能很好地知道蟄伏待機這個詞的具體含義。伏完很擔憂眼前這個年輕人會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其實就算他們都知道許都形式開始朝對他們不利的方向發展,但曹操如今以討逆之名,舉大義之旗,征戰在外。不管從何種角度出發,劉協這會兒做動作都非明智之舉。成敗與否不說,一條寒天下稱職心就夠他喝一壺的。再說像“主君不賢,臣下廢之”這種事,大漢不是沒有過先例。

伏完像是在安慰自己又像是在安撫劉協:“陛下,曹司空國之棟樑,自然是為國為君的。陛下即便心有疑慮也不應妄下斷言。君疑臣下,乃治國之大忌。”說著伏完頓了頓,微微眯起眼睛,意味深長地說“若有那一天,陛下須知:只有曹氏負漢,斷無漢負曹氏之說。”

劉協愣了愣,攥起的拳頭又在袖中鬆開緊起,又握緊鬆開。好久之後才閉著眼睛輕聲說道:“國丈所言甚是。朕今日受教了。”

伏完略有放心地點點頭。然後就聽劉協一聲:“朕乏了。兩位愛卿告安吧。”

伏完愣了愣:這是要逐客?董承一臉意料之中的表情。兩老臣識時務地跟劉協開言告退。

臨出門時,董承轉過身,卻看到身後女婿正若有所思地看著自己和伏完,神色很是複雜,有期待,有求助,有失望,有迷茫。董承看得心頭一怔,隨即內疚鋪天蓋地湧上心頭:陛下他也不過是個不到二十的年輕人!他身上揹負的,比他同齡人要多的多。坦白說,在許都,他能依仗的人除了他和伏完這樣的姻親,還有幾個人能真正讓他信任?如今之事,若是伏完和自己不幫他,誰還能幫到他呢?

可是抬頭看看,董承發現伏完那老頭兒似乎完全沒注意到自己女婿現在在想什麼,當然更不知道女婿在矛盾什麼,壓抑什麼,擔憂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