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智常禪師聽了李渤的話後,輕輕一笑,轉而問:“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是否真有這麼回事呢?”“當然了!當然了!我何止讀書破萬卷啊?”李渤顯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樣子。“那麼你讀過的萬卷書現在都儲存在哪裡呢?”智常禪師順著話題問李渤。李渤抬手指著頭腦說:“當然都儲存在這裡了。”智常禪師說:“奇怪,我看你的頭顱只有椰子那麼大,怎麼可能裝得下萬卷書呢?莫非你也在騙人嗎?”李渤聽了之後,立即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其實筆者覺得智常禪師也是給了李渤一個讓常人易於接受的解釋而已,還是停留在大小是相對而言的那一層次的解釋,其實如果按佛法“一心一切法,一切法一心;心即一切法,法即一切心”的說法,須彌山無非是世間幻相,芥子也無非是世間幻相,既然都是幻相,那納須彌於芥子中又有何難哉?
禪宗喻參禪三種層次。第一層次: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層次: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層次: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筆者覺得這第二層次,就頗有點類似莊子把大家引導迷糊的“泰山小”、“彭祖夭”的境界。歷來都稱莊禪,莊子和禪宗之間其實有很多藕絲相連的東西。
金庸小說中,殺人如麻的金毛獅王謝遜最後昄依佛門,說偈道:“師父是空,弟子是空,無罪無業,無德無功!”對於佛門來說,萬法皆空,什麼是“罪業”,什麼是“功德”,不必去執著於此。對於道家也有如是語:“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
其實筆者覺得,道家中尤其是莊子的齊物而觀的思想,主要是為了讓人們勘破世俗中的一切。透過“齊物而觀”、“萬物一般”的思想來引導人們達到無為的境界。像佛家,除了宣稱“一切皆空”外,還用“不淨觀”這樣的提法來讓人們忘卻塵世中的繁華溫柔,比如你看到一個漂亮美眉,佛家就說美眉也是一個臭皮囊,裡面也全是膿血、鼻涕等髒東西。像什麼“血塗想”就說:“無復朱顏在,空餘殷血塗。欲尋妍醜相,形質漸模糊。”
莊子的《齊物論》一開始就描寫了一個叫南郭子綦的人在那裡“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這個人似乎是在練內功心法,然後他就講了“齊物而觀”這一大篇道理。在各門各派的內功修煉中,無不強調“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像馬鈺傳郭靖內功時就先說了這幾句後,又教給郭靖:“睡覺之前,必須腦中空明澄澈,沒一絲思慮。然後斂身側臥,鼻息綿綿,魂不內蕩,神不外遊。”這幾句話說起來甚是容易,做起來卻不併不容易,試想我等誰能做到夜夜無夢而安眠?莊子《齊物論》中也講過一些世俗之人那是:“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睡時心煩意亂地不踏實,而醒來後更是形體不寧。那如何做到思定、情忘、體虛、心死呢?筆者覺得在道家來說就是先從認識上做到“齊物而觀”,這也正是在認知方面達到“無為”的境界,什麼大小啦、好壞啦、榮辱啦都一樣,沒有什麼區別,那你心中自然就“空明澄澈,沒一絲思慮”,反正萬事萬物都一樣,你還想什麼,有什麼可想的呢?
在莊子的內七篇中,開篇是《逍遙遊》,筆者覺得這是道家的主旨,而第二篇就是《齊物論》,接下來才是《養生主》、《人間世》、《大宗師》等等。這恐怕也是有意按排的,要首先從認識上達到齊物而觀的境界,有了這個“思想基礎”之後,才能夠進一步繕性養生、成為得道的大宗師級的人物。
五、物我兩忘的境界--齊物而觀(4)
按照莊子文中的說法,明達了齊物而觀的道理後的“大人”是怎麼樣處世的呢: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