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雙方都不讓步,那就打一場吧。
只有讓漢軍失敗了,劉徹才能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
劉章這些年積累的怨恨,也是時候發現了。
當年劉徹處事不公,而劉章只能忍耐。
“我很好奇夏國皇帝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能力?能夠短短几年讓一個國家從建立就強大。”
留句很清楚,建國之初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看過一些史書,夏商周至先秦,這些王朝或諸侯國建立之初或多或少有問題要解決。
“說起來也簡單,夏國總結了以往的王朝和諸侯國的歷史,也就能解決一些問題。”
劉章的解釋也比較合理,事實上是用大量資源解決的問題。
“也是,不得不說夏國皇帝能力很強。”
這麼多年了,兩國沒有進行一次交往。
而且一直處於敵對狀態,今年漢朝發兵三十萬要面下鍋。
劉據設宴招待劉章,跟他商議應對夏國入侵之策。
只要有利於漢朝抵禦外敵,就是好的計策。
與此同時,漢軍準備對陽關發起攻擊。
陽關外圍有一道水泥城牆,高大堅固無比。
這次漢軍的主將是路博德,也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名將。
他的軍事能力雖然不如劉章,卻比李陵他們強了許多。
路博德讓漢軍在城外喊話,勸夏軍投降。
水泥城樓上的夏軍根本不理會對方,有本事就打上來。
城外的漢軍喊了半天,也喊累了,也沒有遭到夏軍弓弩射殺。
“城樓上的敵軍完全無視我們,看來只能強攻這座城。”
路博德也清楚強攻一座城,必然會造成巨大傷亡。
多年前,漢軍多次攻打這座水泥城,均以失敗告終。
這幾年,漢軍改變了訓練方式,武器裝備也提升了。
拿下這座水泥城,應該有很大的把握。
漢軍把拋石機推到水泥城附近,一塊塊大石頭拋向城樓守軍。
夏軍也採取了應對措施,所有人躲進護城樓裡。
堅固的水泥牆可以保護他們,水泥城牆中間有一排箭孔。
可以發射弩箭,後面的陽關向漢軍發射炮彈。
而且箭孔設計得巧妙,城外的敵軍很難精準射進箭孔。
漢軍看到城樓上的夏軍撤退了,路博德停止使用拋石機。
讓漢軍快速向前推進,透過雲梯登上城樓。
前面的漢軍手持盾牌,身著重甲,後面的漢軍推著雲梯向前移動。
路博德也考慮到夏軍會用弓弩反擊,後面的漢軍穿著輕甲。
不一定能防得住夏軍的弓弩,拋石機隨時準備支援。
夏軍用步槍射擊,從遠處飛來的炮彈砸中了雲梯。
前面的漢軍中彈倒地,子彈能夠輕而易舉地穿透重甲。
槍聲不斷響起。漢軍成片地倒下。
路博德不由得眉頭一皺,知道夏軍手中有厲害的武器。
經過改良的甲冑,還是抵擋不住子彈的殺傷力。
如果夏軍擁有的子彈數量足夠多,就算再多的漢軍,也不夠他們射殺的。
“敵軍手中有如此厲害的兵器,我軍很難靠近城牆。”
路博德並沒有下令停止進攻,先試試夏軍的防禦手段。
若是漢軍傷亡過大,那就立刻下令撤退。
先讓漢軍休養幾天,再想辦法攻破水泥城。
夏軍的武器太厲害了,根本沒法靠近。
這場戰爭雙方實力懸殊過大,若是夏軍殺過來,漢軍又難以抵擋。
路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