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7部分

停車,機艙裡到處瀰漫著嗆人的藍色煙霧。

這是一個出人意外卻又相當必然的飛行事故。

“三菱”ki30“九七”式輕型爆擊機是一種輕型轟炸機,這種輕轟炸機1936年投產,1938年大量投入使用,太平洋戰爭初期也非常活躍,主要用來實施比較精確的俯衝轟炸,這種輕型俯衝轟炸機還曾出口泰國,是日本陸軍很重要的轟炸機。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由於日本飛機轟炸任務頻繁,沒有充足的戰鬥間隙進行大修保養,沒有足夠的零配件按時更換。這就好比一輛不按時保養的汽車難免肇事,或者一個常年累月積勞成疾的人必定會累垮一樣。

“……長官!火勢繼續蔓延,我們怎麼辦? ”年輕的大鳥少尉沉不住氣,驚慌失措地叫了起來。

“堅持住!……我試試重新發動,你撲滅機艙裡的火。”河野中尉頭上滲出了汗珠。

日本飛行員的努力很快歸於失敗。

(五百二十)炮轟長崎

飛機迅速下滑,發動機徒勞地格格呻吟,機身劇烈震顫,火苗已經竄上機翼的油箱。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百度搜索:1小说网如果再不棄機,飛機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

棄機跳傘當然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畢竟是在自己的家門口,飛行員一旦跳傘立即就會受到海岸警衛隊的全力救護。飛機毀壞可以重新制造或者購買,但是人死卻不能復生,生命不能被重新制造一次。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比飛機更寶貴。

問題是古往今來,幾乎所有東方民族包括日本人和中國人都不肯這樣看待自己和別人。比如日本人的“玉碎”、“忠於天皇”,中國人的“大公無私”、“精忠報國”,阿拉伯人的“聖戰”,等等,東方民族的價值觀決定了軍人的生命意義。

就在轟炸機下滑的那一瞬間,二十六歲的空軍中尉河野中尉幾乎不加選擇就作出一個“英雄主義”含量很高的決定。他沒有聽從生命本能的召喚,而是受到那種來自本民族很古老很輝煌的“武士道”傳統文化和獻身精神的驅使。,死是次要的,死的質量卻有泰山與鴻毛之分。其實這種情形同飛機墜落的巨大慣性一樣,大和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所形成的巨大推動力早就鑄就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特有的殉國情結和悲劇命運。

河野中尉一邊同失控的飛機作鬥爭,一邊命令副手跳傘。

“長官……你怎麼辦?”副手絕望地叫道。

“你活著回去!……我去撞沉……支那軍艦!”河野中尉說出這句決不遜於任何後來在銀幕上出現的矯揉造作的豪言壯語之後,他的心情反倒趨於平靜,後來就專心致力於操縱不大靈活的飛機,不再理會別的事情。

“……長官!我決心跟隨你,決不貪生怕死!”二十一歲的少尉副駕駛大鳥久經過短暫思想鬥爭,終於戰勝恐懼,實現靈魂昇華。其實從任何意義上講,兩人同機殉職都是一種不必要的浪費,問題是如果一人去做英雄,重於泰山,另一人活下來卻輕於鴻毛,兩相對照,誰願意去接受這個不公平的社會判決呢? 對一個日本軍人來說,生命毀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和名譽的粉碎。

如果死人是對活人靈魂的鞭撻,那麼與其被鞭撻,不如一同精神不死。大和民族古老的“武士道”精神傳統在這裡再次發生作用,實現年輕軍人靈與肉的永恆轉變。

於是這架冒出滾滾濃煙歪歪扭扭的轟炸機脫離隊形,一往無前和無私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