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是捕快,實則是皇城司探事司的一名察卒,又稱親事卒、武德卒、皇城卒、邏卒。縣衙如果沒有棘手的事的話,天黑前應該回來吃飯,不過飯後又匆匆地跑出去,去人多的地方蹲守,以期發現元人派來的密探!”
董紜每次來臨安,受母親囑託,都會來老舅家探望,以前只知道表哥延良是一名捕快,至於察卒的名號,是第一次聽說。
董紜深知,在皇城司任職的都是皇上最信任的人,而表哥延良身世一般,卻能夠成為一名邏卒,自有他的獨到之處。董紜聯想到找旺財和找畫師之事,表哥一定能幫上忙,想到此,董紜的心輕鬆了許多。
出於對仁和縣縣衙的好奇,董紜提議,讓秦延善十二歲的兒子秦嘉琦帶路,去縣衙找延良,順便在縣衙轉轉看看,秦寶田說:“你奔波了一天,自是非常勞累,縣衙裡的人都認識這幾個孩子,讓嘉琦一個人去就行!”
轉而吩咐道:“嘉琦,去,到縣衙喊你叔叔回家,就說姑奶奶一家人來啦!”
嘉琦愉快滴答應著,拿著姑奶奶給的禮物飛奔出了門,秦延良十歲的大兒子秦嘉琛追了出去,邊跑邊喊:“琦哥,等等我,我也去!”
秦寶田對延善說:“去,到聚豐樓訂一個大的包間,今晚我們全家人到聚豐樓用餐,我要與妹夫先鳴弟好好喝上幾盅小酒!”
秦延善領命去辦。
秦延善的妻子吳氏說:“爹爹,難得今天湊這麼齊,是否派人到葛府接回諾姐?”
秦寶田望望門外的天色,道:“從糧莊到葛府來回近二十里路,太陽落山後,人們趕著去夜市,路上開始擁堵,騎馬的話,恐怕需要一個時辰,你姑姑他們趕了一天的路,午飯也不知何時用的,讓一家人等諾姐,情理上也說不過去啊!”
秦氏搶先道:“老大媳婦提的好,我們進了餘杭門後,在城內餘杭門附近的一家馬車店剛剛吃了午飯,現在一點也不餓,我有幾年沒見諾姐了,十分想念她,哥,我們等,快派人去接諾姐!”
秦寶田的老伴附和道:“既然姑姑有這份心意,我看還是去接吧!”
聚豐樓的生意十分紅火,如果訂包間的話,須提前幾個時辰預定,不過,聚豐樓與食為天糧莊相隔一個路口,且生意上有來往,一來二去,聚豐樓的李老闆與延善成了好朋友!
延善深知此時訂酒席,大的包間肯定沒有了,他向李老闆說明情況,李老闆非常仗義,將他應急用的三個大包間中的家和廳讓出來供秦家使用,這讓秦延善十分感動,連聲道謝並許諾,再一天專門請李老闆暢飲一杯美酒。
李老闆說:“兄弟之間不必客氣,宴席開始後,我一定到場給姑姑、姑父、伯父、伯母敬杯酒!”
家和廳內佈置了兩桌酒席,秦寶田、董先鳴、董緯、董紜、秦延善、秦延良主桌就坐,秦寶田的妻子陳氏、延善的妻子吳氏、延良的妻子金氏、秦延諾及五個孫輩陪秦氏、董綰在副桌就坐。
大家坐定後,秦延良在嘉琦、嘉琛簇擁下,風風火火地趕到,見面先後向姑姑、姑父深施一禮,接著與董氏兄妹打過招呼後,又坐到姑姑身邊說了一些想念姑姑、想念表哥、表妹的話,雖身在都城,延良一通入情入理的話,讓秦氏找到回孃家的感覺,同時又生出一份遺憾,暗想,眼前親人相聚的場面,如果綏兒在場該有多好!
延良的妻子金氏說:“半個時辰前派人去接諾姐了,諾姐來後就開席!”
延良猜想,事先沒有音信,姑姑一家人今天到來,一定不是刻意走親訪友那樣簡單,定有要事想辦,估計諾姐很快來到,職業習慣,開席前必須弄清楚姑姑來都城的目的,於是,延良開門見山問:“姑姑,今天來都城臨安,除了兄妹相見,一定還有其它事要辦吧?”
聞聽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