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

徐老太太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媚娘也聽得歡暢無比,而還沒有資格隨全家人跪在香案前接旨的莊玉蘭,躲在前廳一扇雕花門後,滿臉潮紅,以手按住胸口,激動得幾乎喘不上氣來。

第一六九章 懿旨(二)

譚公公還想分辯,紀清盯著他:“你還不認錯麼?太后今日確有懿旨頒降,剛剛皇上去向太后問安,隨手從案桌上拿起那份抄滕好、蓋了鳳印的懿旨來看,太后才驚覺你粗心大意,錯拿了空白絹冊過來宣旨,太后她老人家惱怒著呢,好在皇上勸住,給你個將功折過的機會!且等著,一會有人送來真正的懿旨,譚公公可看好上面蓋有鳳印,方能宣讀,否則……譚公公並不想兩罪並罰罷?”

譚公公與紀清對峙;紀清目光嚴肅冷厲;剛才又特意提及皇上;譚公公心知事情有了變故;到底沒再多嘴;頓了頓;一甩拂塵; 照紀清說的辦;低頭退往旁邊站著;靜觀事態發展。

深居宮苑;慣看皇家權勢相爭;必要時連親生骨肉都能捨棄打壓; 譚公公豈有不懂的?太后唸叨了幾天著急要頒下來的這首懿旨,究竟不合皇上的意。之前太后還特特囑咐自己小心行事,出宮時不要讓皇上的人發覺,只待宣讀完懿旨,徐府人親手接了旨,秦氏被逐出徐府,生米煮成熟飯,再讓皇上知道也不遲,然後賜嫁公主的第二道懿旨降下來,那可是關乎皇妹聲譽的,皇上就算不高興,也不可能攔著了。

卻沒想到一大早的,誰那麼多事去皇上面前捅了這個漏子?紀清來得好快,第一懿旨落到他手裡,不讓徐老夫人接收,那第二道懿旨怎麼下來?紀清說要等真正的懿旨,又是什麼意思?難道徐候爺不用休妻,也可以娶公主?公主與原配並肩而居?不可能的啊,歷朝朝代,沒有這個規矩!

紀清和譚公公在徐府大眼瞪小眼,心照不宣,等候“真正”的懿旨頒下。深宮內苑,慈寧宮富麗舒適的排雲閣裡,太后和皇上經過一場爭執,母子倆正相對無語,而紀清所說的那道懿旨,由皇上口述,隨堂太監照寫,呈太后蓋了鳳印,已交給司禮太監送出宮,往徐府宣旨去了。

太后雙眼微紅,端坐榻上,冷著臉一言不發。皇上站在旁邊,雙手捧著一杯熱茶,態度謹恭,聲音溫和,面色卻不是很好看。

他保持這個動作小半天了,太后就是不肯接茶,皇上有些無奈,更多的是遲惱火,但他也不是輕易改變主意的人,不接是吧,兒子給您老捧著,就在這杵著了,你愛什麼時候接就什麼時候接!

底下跪了一地的小宮女小太監,不論是誰,遞呈點心茶心等物,只要走過皇上面前,都被截下,皇上一聲:

“待朕來服侍太后!”

接在手上自個送到太后面前,太后盛怒時一掌拍飛皇上呈上去的蜜餞,蜜汁裹在皇上的龍袍上,嚇壞滿屋人,小宮女小太監們齊刷刷跪倒一片,皇上搶了他們的活兒,弄髒了龍袍,論起罪來,還不得降到他們的頭上,趁早告饒,免得小命不保!

旁邊隨侍多年的貼身老宮人不時小聲勸告,太后心裡再不順暢,到底也知道輕重,皇上是自己親生的不假,但他如今畢竟是一國之君,是天子,金口玉言,說句話斬釘截鐵,誰能拗得過他?再跟他這麼鬧騰下去,到頭來丟份的還是自己這個國太。

太后嘆了口氣,聲音沙啞地說道:“把茶拿來吧,哀家渴了!”

皇上總算等到這句話,微笑著上前一步,將茶遞送到太后面前:“兒子一直捧著呢,參茶溫熱正合適,母后請用!”

太后嗯了一聲,拿過來揭開蓋子,連喝兩口,點了點頭:“好,正是這樣兒才能喝!”

身邊老宮人俯身笑道:“皇上真是仁孝,為太后捧著茶,自個兒一早上都沒喝一口茶水呢!”

太后便指著地下的宮女太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