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圈子裡國協名聲向來第一,北都一時間打不敗國協底子厚的積澱,怎麼辦,只能走擴張路線圖。
國協只有兩家附屬醫院,北都開了七家了,每年招收和留下的醫學畢業生比國協多得多。導致國協的畢業生留不在自己醫院的只能被北都招納賢才淪為北都的人。
對此國協並不怕,人家向來走精品路線,只要每年將北都最好的畢業生收入囊中,不怕北都作妖。
現在有國協明星科室的專場講座看,北都人一邊來學習一邊是要想法子窺探國協的弱點。其他蜂擁而至的各醫院醫生代表免不了揣著同樣的想法和意圖。
“來了不少專家。”魯老師放眼過去見到圈內一些老熟人,這顆心為醫院裡做準備的人捏把汗。
講座未開始,臺下的觀眾們望著國協的人,先議論開了。
“今天國協自己來的人也多。”
“肝膽外科在國協的臉面是大。”
這個肯定會錯意了。自己醫院的人自己最清楚,到場的邱瑞雲他們心知肚明,好比普外二這些人和曹勇絕對不可能是為了他們肝膽外的人來。平日裡科室間競爭快爭到頭破血流了。
“今天主講的人不是寫著陶醫生嗎?”
不少人眺望臺上尋找陶智傑的身影。和預估的一樣,有人是奔著來看陶智傑的明星臉的。
邱瑞雲拿起話筒,向臺下觀眾解說情況:“陶老師今天要先在手術室忙碌,等手術結束再過來和大家進行問答環節。”
聽說是這樣,同行們興致盎然。可以觀摩學習陶智傑的手術了再和陶智傑對話,這哪裡是其它講座能有的待遇。
“陶醫生是勞模。”一幫不知情的院外醫生笑笑,恭維起了陶智傑。
按照陶智傑的身份,確實壓根不需要來回跑親自到處上場。也不清楚今天國協是怎麼回事了,對這場講座出乎他們意料的十分重視。
垂下的大布幕上,訊號有了,國協醫院裡手術間實時連線的景象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裡頭。只見麻醉醫生和手術室護士在國協手術間裡做最後的準備工作。等病人做完麻醉,手術醫生即將到位。
手術即將開始,觀眾們有種快等不到的焦慮感上身,按捺不下來的情緒導致現場會議廳裡熱鬧的氣氛好比早上的大市場。人們唧唧呱呱先議論起八卦了。
“國協新打造的層流手術間,挺漂亮的。”
“聽說他們新建的外科大樓在未來兩年內要建好投入使用。”
“本來就該搞的了。宣伍的急診大樓建好後,甩了國協老大樓一條街。”
“國協的急診樓是很舊。”
“建新大樓要錢的。”
“連國協都會缺錢嗎?”
一群醫生們哈哈大笑,當是調侃自己了。國協都沒錢改建大樓,足以說明了醫學行業是很窮的,需要勒緊褲帶過日子。
國協自己人聽著,翻翻白眼球,想起了大當家吳院長說的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慣著你們幹嘛?醫院和醫生好不好,不是看什麼大樓的,老百姓是看你們的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