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子。很值得奔走相慶一下,久而久之,每年九月九日成為傳統大節氣,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能看出,重陽節已經發展成一個特定的喜慶節日:“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菊花酒、菊花茶,驅邪避禍的茱萸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飲酒賞菊等等。慶喜由皇家開始,太平盛世,與民同樂,為讓美好的祝願散落千家萬戶,從永徽三年起,長安重陽節上花市的菊花都在盆子上打上宮廷標誌,作為皇家的恩典於長安十數處茗苑內大開賞秋會。故有詩云:“時此萬機暇,適與佳節並。曲池潔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氣滿,臺殿秋光清。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
很得民心啊,與民同慶的日子裡,我很頭疼。雖說節氣只有一天,可朝廷把這事當慶典辦就不對了,皇帝心安理得給自己放了五天假玩耍去也,農學裡歇四日也無可厚非,可這麼一來,我家織造作坊咋辦?
歇吧,這馬上就到了旺季。少一天就損失一天的進項,不歇顯得王家有點過分,達萊立在跟前等我發話。
“歇就歇,值顧這麼費勁。”穎端了一藍子石榴進來,朝達萊手裡塞了個最大的,“都過節,憑什麼咱自家作坊例外?去給管家招呼聲,棗棗果果地朝作坊那些管事的都分發些,每人二十文的節慶。”
“嘿嘿……”朝達萊笑了笑,“往後問夫人就對了,少來問我。”
“是!”達萊蹲身朝穎一禮,捧了個大石榴出去了。
“都開賞秋會呢,”穎最近得了石榴的勢,處處就不離手,說話又掰了個,鮮紅剔透的子實晶瑩奪目,“咱家也包個園子去?”
“包吧,不包顯得咱不仗義。”往後都是程家、崔家包大園子舉辦賞秋活動,王家是挨個地參與,白吃白拿,再這麼一毛不拔說不過去。“就近吧,該花多少是多少,不吝嗇。”
“昨個還和秦家夫人說這個事,今年算咱兩家和包的,曲江上的園了。”穎抽過絲巾擦擦手,“您不操心了,妾身一手操持。”
“給張家也發個貼子,去不去人家的事,禮數盡到。”對於大排筵宴之類,我喜歡參與,不喜歡做東,到不是因為錢多錢少,畢竟這麼呼啦一群人過來,還沒有完全掌握這年代交際場合上技巧,老覺得難以應酬。
“嗯,今天已經送了果品過去,您放心。”穎花樣繁多,敲開個核桃開始剝內皮,“張家了回了禮,卻沒帶什麼話過來。”
“還能帶啥話?”想起王修幾個舅舅的模樣,該說的話也說得明白,回禮就已經破例了,“這樣就好。”說著忽然發現臺階上我了幾盆綻放的菊花,趕緊端一盆放了桌上,“不錯,才置辦的?”
鄭家夫人帶了倆小子親自送來的,她們前腳走,您後腳回來,還說讓小子給您磕頭呢,也沒等到。”穎白我一眼,“掐準了時辰進門,不是最近沒您差使,混混達達能早些回來嗎?”
“嘿嘿……”不好意思地摸摸腦袋,盡在蘭陵跟前耽誤了,“跑外面看呢,東看西看就忘了。外面熱鬧很,明我帶你出去轉轉!”
穎狐疑地看過來,怪笑幾聲,“熱鬧就好,要不就直接給公主叫家裡熱鬧下,免得東看西看得忘事?”
“哎呀,好主意!不說都忘了,常沒見蘭陵公主過來。”臉四面亂擰,指東打西道:“咱不是還欠人家錢麼?債主的臉色怕不好對付。”
“去!”穎投擲核桃皮過來,笑道:“裝神弄鬼的……”正說話間,達萊又躡手躡腳地進來了,嚇穎一跳,“作死!”
“還什麼事?”
“剛忘記問您,是所有女工都放假?”達萊見穎坐跟前,有點不太習慣,吞吞吐吐道:“就是才……”
“坐這說,”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