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章 研究遇到困境

他未曾料到,當下國內的電子發展竟是如此初級,近乎於零,連合格的電子真空管都難以尋覓。若不是背後有軍方的鼎力支援,想要把這臺數控三聯軸車床成功研製出來,簡直是痴人說夢。

如今,雖說車床已然問世,但其效能與他的預期相去甚遠。跟腦海虛擬空間所呈現的數控車床相比,彷彿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

參觀完地下實驗室,周天便與幾位軍方的導彈專家著手研究老大哥的薩 1 對空導彈。

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薩 1 對空導彈的設計圖已然繪製完成。當然,在完成薩 1 設計圖的同時,薩 2 的設計圖也已進展到一半。

並非他不想一步到位,而是鑑於當下他們才剛剛涉足對空導彈的研究,倘若一下子拿出薩 2,他唯恐幾位導彈專家跟不上思路。

屆時,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周天才打算從一開始研究薩 1,能讓他們逐步適應。

對空導彈乃是專門用於摧毀敵方航空器的導彈系統,可部署於地面、海上或空中平臺,能在各種天氣狀況下,對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巡航導彈乃至彈道導彈實施攔截。

對空導彈系統通常由導彈本體、發射裝置、雷達及其他感測器、指揮控制系統以及支援設施等部分構成,其複雜程度絕非輕重武器可比。

而要研製一款成功的對空導彈,首先要確保其制導系統的精密程度,能夠精確追蹤並攔截高速機動的空中目標,這就要求制導系統具備極高的精準度和反應速度。

也正因如此,制導系統的設計與最佳化成為研究中的重大難題。

現今的對空導彈制導系統嚴重依賴雷達波束或紅外尋的技術,然而這些技術在這個時代尚處於發展初期,致使導彈的精度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因此很多時候,對空導彈對於飛機、轟炸機和戰艦的打擊力道的精準度明顯不足。

同時,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技術尚未成熟,也限制了導彈的速度和射程。例如薩 1 的射程僅在 30 至 40 公里,而薩 2 則在 56 公里。射高的差距更是巨大,相差達 10 公里之多。

當然,除了上述問題,在材料和結構方面也有嚴格要求。

需要開發能夠承受高速飛行和極端溫度的材料,同時要保持結構的輕便性和強度。

而且,電子系統主要基於真空管,這些系統體積龐大、功耗高且可靠性差,給導彈的整體效能帶來嚴重挑戰。

這些問題都需要一一解決,唯有如此,才能稱得上是一款較為成功的對空導彈。然而,就當下國內的電子工業而言,真空管雖已問世,但受限於產量,根本無法滿足全國需求,也只有部分頂尖實驗室在使用。

所以,對於周天團隊來說,只能透過軍方渠道獲取一些真空管,這無疑延長了對空導彈的研究進度。

再加上雷達等系統的因素,可以說,想要成功研製對空導彈,所需時間絕非短短數月可成,甚至可能長達一年。

這還是周天猶如開掛一般,否則所需時間會更久!就像前世,紅旗一號的研究歷經了將近四年。

有了設計圖,研究薩 1 的進度自然加快,而且設計圖上的資料周天也都做了標註。

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四位軍方的導彈專家甚至從未踏出實驗室的大門。餓了就吃,吃飽繼續研究,累到雙眼實在睜不開,才稍作休息,休息完畢又接著投入研究。

日以繼夜,就連周天都忘記自己有多少天沒有回家了。

直到薩 1 對空導彈的研究遭遇瓶頸,他才恍然驚覺,時間已悄然過去兩個月。

揉了揉已經油膩不堪的頭髮,周天望著眼前的雷達,不禁眉頭緊皺,滿心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