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瀟湘妃子

時兩天,所做三題,詠“白海棠”,再詠“菊”,並諷刺世人的詠“螃蟹”詩。

探春興辦詩社絕不是一時之興,而是深思熟慮的考量,更是為王夫人分憂之舉。

前一陣賈寶玉在家鬧的不像話,最終引得賈政將他暴打一頓,全家都為之擔憂。

如今賈政任學差於外,要三年才得歸來。

探春瞭解哥哥的性格,勢必又像脫韁野馬一般沒人能夠管束。

如果放任他如此,還不知道要闖出什麼禍事。

到時候父親在外不免憂心,就是嫡母王夫人日後也不好對父親交代。

既然寶玉願意在女兒堆裡廝混,又住在大觀園裡,不如大家就作興起來,索性將他拴在家中少出去玩樂,接觸那些外人再學壞了。

成立詩社固然於女兒是不務正業,但對“不學習”的寶玉卻是一個促進。

一方面,探春認為男兒固然應該科舉仕途,謀求為官做宰,輔國濟民,但也要有那個天分。

寶玉既然不擅長此道,卻對詩詞文章方面有興趣,不如揚長避短,學那嵇康阮籍,唐宋大家,豈不也能光宗耀祖?

而且以她看來,父親儘管對寶玉不事科舉仕途不滿,到底對他詩詞上的偏才有些“得意”,否則也不會動輒會客都帶著他去。

另一方面,探春知道寶玉之捷才不如薛、林、史三人,為了應對詩詞,勢必也要發奮讀書以補自己不足。

家中每常都會有家書傳給父親,自己只需將一些詩社內容稍一告訴父親,便可慰他懸憂之心。

父親一人在外為學政,兒女不能承歡膝下盡孝,自然要以身作則,寬慰慈父之心。

家中一切安穩,父親放心,嫡母王夫人便也順心。

再加上時常將哥哥之詩詞文章達於父親,更可見眾人在家沒有荒疏。

日後父親回來,一家人便只敘天倫,不生嫌隙,也少了祖母憂心。

家和萬事興才是一家人之幸。

是以,只道這探春興辦詩社只為玩樂?

卻不知她心思之縝密,實為大才之士也。

只可惜探春為趙姨娘所出,身為庶女不得張揚。

很多話不得說,很多事不得做。

更讓探春遺憾自己生為女兒不做男子。

若生而為男子,她更早有一番志向,絕不會困居這豪門藩籬之內,尸位素餐,碌碌無為一生。

其實,賈家如今已是末世,子孫各自驕奢淫逸。

就算那寶玉雖不荒淫卻也頑劣。

哪裡有探春如此之思想。

只從起詩社一事,便知其心胸丘壑,實為賈家這一代子弟翹楚。

但越是如此,便越可惜探春生為女兒的無奈。

:()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