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章 香菱學寫詩

那個地方去了。”

正說著,寶玉和探春也來了,也都入坐聽她講詩。

寶玉笑道:“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這兩句,

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黛玉笑道:“你說他這‘上孤煙’好,你還不知他這一句還是套了前人的來。我給你這一句瞧瞧,更比這個現成。”

黛玉緊接著又講:“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中的“綠”字,可謂神來之筆,巧妙地將春天的氣息和生機盎然的景象濃縮於一個字之中。

首先,“綠”字不僅傳達了春天到來時萬物復甦、草木蔥蘢的視覺感受,更蘊含了生命勃發的內在力量。

它不僅僅是一個靜態的顏色描述,而是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彷彿讀者能夠看到嫩綠的新芽破土而出,感受到春風吹拂下綠意盎然的大地。

其次,“綠”字的選擇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膩入微的觀察與感悟。

春天的江南,水鄉澤國,江水潺潺,兩岸的柳樹、桃花、杏花競相綻放,整個畫面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詩人用一個“綠”字,不僅描繪了江南春天的美景,還喚起了人們對大自然美好記憶的共鳴,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那片充滿希望與溫暖的土地上。

再者,“綠”字的運用還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代表了新生與希望。

說著,黛玉又把陶淵明的“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翻了出來,遞與香菱。

香菱瞧了,點頭歎賞,笑道:“原來‘上’字是從‘依依’兩個字上化出來的。”

寶玉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講,越發學雜了。你就作起來,必是好的。”

探春笑道:“明兒我補一個柬來,請你入社。”

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過是心裡羨慕,才學著玩兒罷了。”

探春黛玉都笑道:“誰不是玩兒?難道我們是認真作詩呢!若說我們認真成了詩,出了這園子,把人的牙還笑倒了呢。”

寶玉道:“這也算自暴自棄了。前日我在外頭和相公們商議畫兒,他們聽見咱們起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瞧瞧。

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看,誰不真心歎服,他們都抄了刻去了。”

探春黛玉忙問道:“這是真話麼?”

寶玉笑道:“說謊的是那架上的鸚哥。”

:()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