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6章 商討蓋房

實施的載體。

畢竟窯洞通風不好、體量受限制,不能營造寬敞的大空間,她的“狗皮膏藥”事業根本無法施展,所以她先前就思量過蓋房的事。

但是像她家這樣的莊稼漢家庭,一般能蓋起房的,也只會像劉紅家那樣,蓋三間土坯瓦房,夯一圈土圍牆,弄個土洞前門就可以了。青磚瓦房對於莊稼漢來說像是一種奢侈品,不是沒磚,而是沒錢。

這個時候人力不值錢,但是磚瓦不便宜。

紀永靈相信,院裡的幾個大人都有過蓋房夢,只是從前都沒敢真的想過而已。

她之前在縣裡也側面瞭解過這個時代的磚瓦價格,一百兩足夠蓋兩個四合院了,雖然不能像財主家那種全都是青磚大瓦房,但也足夠蓋半磚半土的黑瓦房了。

楊氏想了想,說:“蓋房不如錮錮窯(在平地上用土坯發券建造的窯洞房屋),咱上回去廟裡看戲回來,路邊有戶人家那一排五隻錮窯錮滴美滴,而且人家平頂上還再錮了一層子,成了樓咧,我看著眼熱滴很。”

紀永靈知道,那種錮窯加上雕樑畫棟,就和後世古建築文物山西師家大院那種錮窯窯院一樣,既保留了黃土窯洞冬暖夏涼的優點,又兼具了平地的便捷性和古代磚木建築的美感。

無論是他們現在住的土窯洞,還是錮窯,雖然在深度上可以持續增加,但是由於拱券的制約,寬度上不能過大,裡頭空間受限,所以她還是更喜歡財主家那種磚瓦房,更寬敞開闊,和後世方方正正的水泥房結構差不多。

紀永靈剛要說出自己的想法,紀老爺子卻先開口了:“還是蓋房好。咱這窯洞挖起來時間太長,太費力。錮窯的話,匠人尋不好,技術不過硬,有塌的風險哩。滿川這一大家子人哩,可不敢冒這險。”

紀老爺子這話一出,楊氏臉色立刻變了,說:“嗯嗯,還是蓋房好!”

因為她想起了紀永靈的一個姑奶家的悲劇。

紀永靈這個姑奶家的二兒子正是因為搬進剛剛新錮的錮窯,才住了兩天,就遇上暴雨,結果三隻錮窯半夜坍塌了,一家四口人全埋在了下面,只有一個年幼的女娃兒僥倖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