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女兒。
“咱這風掀大小尺寸基本差不多,咱可以成批做一些零部件,等到有人要,直接把這些零部件安裝一下就成。”
紀永靈想的是,製作行業提高效率的方法之一便是流水線預製作業,雖然小小木工作坊不是以後的機械化大廠,但是也是可以學習一二。
紀滿川略微思索,道:“聽起來,的確好像是可以。”
“這樣做零件,尺寸一樣,好記好做,一做就能做好多個,不用做完這一步再想下一步,又簡單又快。”
“這個真可以試試。”紀滿川按自己女兒說的設想了一下,覺得好像確實是可以提高速度,又不佔地方,便有點激動,於是答應道。
說幹就幹,紀滿川開始按零部件進行分類加工。
於是,後來大家去紀滿川做木工的窯洞裡看到的便是:上下左右的箱板、拉桿、風舌、風嘴、擋風板,整麻袋的雞毛,各種榫卯,所有東西都是分門別類拜訪,整整齊齊,再不見以前整個窯洞的木屑、木板亂飛。
跟集前一天,紀滿川會將幾個風掀安裝成型,打好蠟,嶄新靚麗,不再像以前一樣,做好幾個風掀後,前面的都已經落滿了灰,顯得舊樸樸。
這樣組裝的風掀拉到集上,看起來就是新做的,比別家的要好賣幾分。
這讓其他地方的風箱工匠看到了,均是嘖嘖稱讚,心想他家到底幾個人在做活,做的如此快,不然為啥每次跟集都有新的賣。
當然用紀滿川的話來說:“這是我家丫頭腦子好使,給我想的預製作業。”
其實,紀永靈想說的是她爹這是開創了現代系統整合的先河。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就在紀永靈和她爹商量完風掀製作程式改革後,她二嬸趙雲霞又上門了。
不同於上次,纏來纏去不說正事,這次她上門後直接開口借錢,而且要借十兩。
因為她在村裡聽說紀滿川救了貴人,得了一輛騾車,便以為紀家老院子悶聲發了大財,於是今天便帶著女兒紀永菲上門了。
紀永靈無語地看著開口就向紀老爺子借十兩銀子的二嬸,真想掰開她的腦子,看看裡面到底是腦組織還是攪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