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5部分

本人也確實有資格獲得這一次的委派。這可是未來的袁大頭!不說他以後乾的那些大事兒,光是前幾年在朝鮮的突出表現。就已經顯示出了袁世凱過人的能力。事情還要從五年前說起。

五年前,也就是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朝鮮高宗李熙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是應利用軍隊譁變,成功奪權;朝鮮“事大黨”與大院君有隙。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袁世凱乃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袁世凱率領一支清軍配合行動,殺死了幾十名參與者。戰鬥中,袁世凱一路放槍,帶頭衝在最前面,他的堅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變很快得以平定。吳長慶在給清廷的呈報中將他讚揚了一番,說他“治軍嚴肅,排程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報以首功。隨後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當年23歲的袁世凱則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制稅務。而到了三年前,也就是1884年,朝鮮“開化黨”人士又發動了甲申政變,試圖推翻“事大黨”及閔妃所把持的政權,而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朝鮮國王李熙派人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當即出兵,指揮清軍擊退日軍。維繫了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袁世凱平定了朝鮮的甲申政變有重大意義,不僅打退了日本的滲透勢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戰爭之際謀取朝鮮的企圖,還推遲了中日戰爭爆發的時間。袁世凱也因這一事件受到李鴻章等人的重視,年僅26歲的他就被封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左右朝鮮政局,儼然朝鮮的太上皇。而袁世凱在朝鮮期間,時常出入朝鮮宮廷,並且讓朝鮮高宗按照藩國禮儀迎接上國欽差,明確清朝和朝鮮的宗藩關係。他還防止朝鮮向外國借款、阻撓朝鮮向西方國家派駐公使……可惜袁世凱干涉朝鮮內政的做法引起了朝鮮國王和一些大臣的不滿,清廷中也不斷有人彈劾他。朝鮮國王李熙致函請求清廷撤袁世凱,隨後朝鮮駐華官員金明圭奉李熙之命,請求李鴻章換人。清廷內的張謇、張佩綸等人也攻擊袁世凱“侈然自大,虛驕尚氣,久留朝鮮,於大局無益”……面對這樣的局面,李鴻章本打算堅持下去,讓袁世凱繼續留用朝鮮。可在這個時候偏偏唐州提出了中美軍事合作的要求,而李鴻章原本屬意的潘鼎新、劉銘傳等人要麼就是怯於戰陣,難再大用,要麼就是要去擔任臺灣巡撫,脫不開身,所以,就想到了這個在朝鮮的刺頭兒。然後,就這麼幹脆地把袁世凱給派過了大海……而此時,袁世凱才不過28歲。

而袁世凱之後,榮祿要算是郭金章另一個比較熟悉的一個晚清人物了。這位老兄做過什麼其他的事郭金章不知道,但郭金章很清楚地記得,“戊戌變法”那一回,就是袁世凱把譚嗣同等人出賣給了榮祿,才使得變法失敗……這麼看來,榮祿很顯然就是慈禧的人。

兩人之後就是丁汝昌!

根據訊息,這是這一次的受訓軍官裡面唯一一個自己請求漂洋過海過來的清軍將領。當然,清廷那邊的人也都知道,同樣也有很多人希望能夠在這一次的軍事合作中佔據高位,但這第一次派過來的人是“受訓”,是打前站,所以願意來的人不多。而丁汝昌,這個北洋水師前總兵,赫然是自己主動要求過來的……至於這位微有些駝背的小老頭兒為什麼要放棄那麼顯赫的北洋水師總兵的高位過來,據說是受到的排擠。包括率領艦隊打敗了西班牙分艦隊的劉步蟾在內,北洋水師的將領對自己的總兵大人極其排斥,甚至蔑視,概因丁汝昌是陸路出身,壓根兒就不懂海軍。原本劉步蟾等人憚於丁汝昌受到李鴻章的重視,只是排斥、不合作,還不敢怎麼樣,可等劉步蟾打嬴了菲律賓海戰,有大功在身之後,就對他再沒那麼客氣了……所以,為了北洋水師的穩定,李鴻章不得不拿下了丁汝昌,可丁汝昌跟劉銘傳又有仇隙,而劉銘傳此時出任臺灣巡撫,在淮軍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