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臉色依然鐵一樣的凝重。
霍夫曼默默轉過身。那寬闊的背影。留給人一種極其落寞的感覺。作為“俾斯麥”號的艦長。他是那個最有責任保證戰艦以及全體艦員安全的人。現在“俾斯麥”號遭到重創、艦上官兵死傷慘重。雖說艦隊中的任何一艘戰艦都有義務為整個戰局做出貢獻和犧牲。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那樣的豁達。
“損管報告情況!”霍夫曼大吼一聲。彷彿要將內心的抑鬱一口氣洩出來一樣。這一嗓子。讓在場的軍官們無不為之一震。
張海諾能夠體會到老友的心情。也注意到了參謀官舒伯特和參謀副官鮑曼的複雜眼神。自德皇時代結束以來。德國海軍陷入了漫長的沉淪期。3o年代中期以前實力遠不及一些歐洲二流國家。德意志級和沙恩霍斯特級的服役讓這支海軍重新看到了希望。他們逐漸回到了海軍強國之列。而俾斯麥級的建成服役。不論在實力還是心理上。都讓德國海軍攀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眼下這艘戰艦服役還不滿9個月。卻在這片遠離本土的海域遭受嚴重的創傷。甚至有就此戰沉的可能。這怎能不叫人感到失落乃至悲觀?
張海諾深深吸了一口氣。縱觀戰場。德國艦隊已經擊沉了英國人的重巡洋艦。並重創其主力戰列艦“喬治五世”號和“伊麗莎白女王”號。英國人則成功重創了當今歐洲最強的水面艦艇“俾斯麥”號。德國艦隊似乎賺到了。可是英國人在損失了“喬治五世”號和“伊麗莎白女王”號後。還有4艘復仇級、3艘伊麗莎白女王級和一艘納爾遜級。而且喬治五世級的後續三艦都在緊張的建造當中。若德國人失去了俾斯麥號。就只剩下兩艘沙恩霍斯特級能夠撐撐場面。“提爾皮茨”號完工之後。德國的船臺上就只有服役時間看起來還漫漫無期的h級戰列艦了!可以說。張海諾壓下的賭注絕不比托維小。
儘管再度遭受打擊。“俾斯麥”號僅存的4門主炮卻頑強的出了咆哮。失去艦橋的雷達指引後。炮手們只能憑藉光學裝置來進行瞄準。好在德國的1o。5米測距儀具備極高的作戰效能。因而外觀上形同廢艦的“俾斯麥”號。每一次射擊的彈著點都沒有遠離自己的目標。這一次也不例外。當人們觀測到炮彈在英國旗艦周圍轟起巨大的蘑菇狀水花時。突然驚訝的現那艘英國戰列艦上火光一閃。黑色的煙柱竟直衝上百米的高度!
一枚由“俾斯麥”號射的15英寸穿甲彈。終於成為壓垮“伊麗莎白女王”號的稻草。根據德國海軍有關部門戰後統計。這時候“俾斯麥”號仍能戰鬥的兩座炮塔。其垂直彈藥庫裡僅剩下7輪齊射所需的彈藥。而在戰鬥期間從其他彈藥庫及時調運主炮彈藥難度是非常大的!
根據事後調查。德國人擊沉“伊麗莎白女王”號的這枚15英寸穿甲彈。從距離艦77。4米、低於甲板5。1米的舷側穿入。貫穿兩層甲板後進入英國戰列艦的鍋爐艙。這時引信生作用。穿甲彈的爆炸同時也引爆了正在運轉的兩組鍋爐。巨大的煙柱正是從煙囪中噴湧而上。最致命的是。火勢攜爆炸之衝擊迅向其他鍋爐艙蔓延。而穿甲彈在擊穿舷側裝甲的同時也打穿了裡面的儲油艙。大火終於演變成無可挽回的災難。英國海軍的“女王”終於徹底沉默了!
趁著英國艦隊暫時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張海諾毫不遲疑的下達了新的作戰指令:擊中火力攻擊下一艘英國戰艦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馬來亞”號!
這艘先於“伊麗莎白女王”號接受現代化改裝的戰列艦。在作戰效能上和前者相差無幾。在之前的戰鬥中指揮官以及艦員的表現可圈可點。“俾斯麥”號上三分之一強的傷勢都拜他們所賜。不過在長時間的戰鬥之後。英國艦員們的體力、狀態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