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0部分

但是當他們沿著公路高速挺進上述城市的時候,卻沒有遭遇到予員想中的激烈抵抗,只有一些連排單位的襲擊,並且多半是打了就走,從不戀戰,完全放棄了城市。

一拳打空之後,日軍隨即發現中**隊已經撤退到東部的中央山脈據險固守,於是急忙揮師東進,準備把對方圍殲在山嶽地帶,並把攻擊的重點放在阿里山地區,因為根據情報人員的偵察,中**隊的主力和物資儲備中心都在這裡。為了避免中**隊從自己的包圍圈內穿插出去,由第八師團的一個旅團主動向東攻擊,與拒守花蓮的海軍陸戰隊一部匯合,合攏包圍圈,另外一個旅團則分兵守衛西部的幾個主要城市,第一師團則兵分數路,會攻阿里山。

沙坪東距竹山縣城三十公里,南距信義二十多公里,剛好位於從竹山到信義的公路上,是日軍從北面迂迴包圍阿里山的必經之路。公路在村子裡面的長度差不多有六七百米,並且有兩個急轉彎,最後透過村子東面的一座石橋出村,石橋寬約五米,長四十米,橋下是四季不斷的溪水,由於每年入夏之後,颱風會帶來大量的雨水,導致溪水暴漲,所以村子裡面的居民為了防汛,在河道兩邊都構築了幾米高的堤壩,房屋也都修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由於地形的限制,任何從這裡經過的車輛必須減速行駛,而高高自勺堤壩和民居更是構成了良好的伏擊位置,於是丁長建決定在這裡給威名赫赫的關東軍一個下馬威。

選定伏擊地點之後,丁長建立即把村子裡面的幾百戶高山族居民全部轉移一空,派一個營在村子裡面埋伏起來,以一個營在橋頭阻擊,另外一個營在入村的地方埋伏,炮兵營則在距離村子一公里外的山坡上面,隨時提供火力支援。為了阻擊日軍的增援部隊,一個團的兵力前出至竹山縣城外圍潛伏下來,嚴密監視城內日軍的動靜。為了便於指揮部隊,丁長建把自己的指揮部設在炮兵陣地上,作為預備隊的一個步兵團和高炮營也隱蔽在這裡。

12月15日,上午八時,三架日軍偵察機從沙坪上空掠過,向信義方向飛去,十幾分鍾後,又以距離地面僅僅百餘米的高度從村子上空飛過,由於準備工作進行的非常隱蔽,伏擊部隊沒有暴露位置。

上午十時左右,公路上面掀起漫天的塵土,一列車隊出現在伏擊部隊的視野當中:最前面十幾輛三輪摩托車,中間是數十輛滿載士兵的卡車,隊尾的幾輛卡車後面拖曳著重炮,車廂裡面則堆滿了成箱的彈藥。每輛卡車的駕駛艙上面部架著兩挺輕機槍,機槍手非常謹慎地不住四處察看。

在村口的位置,中**隊特意安排的十幾個村民在房舍之間來回走動,幾十只雞在地上啄食,用這幅幅寧靜的田園生活圖景麻痺了日軍。

車隊進村之後,在第一個轉彎處把速度降低下來,不緊不慢地向第二個轉彎處前進,十幾輛摩托車順利透過了第二個轉彎,然後加快速度向石橋疾馳而去,這時候,最前面的一輛卡車剛剛行進到轉彎處。

“嘣”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數百公斤炸藥猛烈爆炸,卡車在瞬間就變成一個耀眼的光球,然後變成點點的碎片四散開去,殘骸在公路中間燃起熊熊的火光。

與此同時,百餘顆手榴彈鋪天蓋地地從公路兩邊飛了出來,有的直接落在汽車上面,有的落在公路旁邊,此起彼伏的爆炸聲中,又有七八輛卡車起火燃燒,村莊的上空頓時被濃煙籠罩起來。最前面的摩托車剛剛衝到石橋的中間,聽到爆炸聲之後,正準備減速,一發微型榴彈準確地打在車頭上,三名日軍和摩托車頓時被炸成碎片,緊接著,槍榴彈接二連三地打了過來,把前面的幾輛摩托車打得凌空爆炸,後面的摩托車見勢不妙,慌忙掉頭,還沒開出多遠,就被從天而降的手榴彈報銷掉。

這時候,卡車頂上的機槍吼叫起來,訓練有素的射手瞄準公路兩邊白勺民宅和堤壩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