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臚,宋明清三朝舉子人生最為榮耀的時刻。
啪,啪,啪。
三聲靜鞭響起,傳臚大典,正式開始。
新科進士向皇帝行五拜三叩首的大禮。
宣制官高聲宣讀,“崇禎元年四月,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一甲第一名,劉若宰。”
站在臺階下的傳臚官的依次傳唱,“一甲第一名,劉若宰。”,直至響徹整個華蓋殿廣場。
“一甲第二名,何瑞徵。”
“一甲第三名,管紹寧。”
“二甲第一名,劉理順。”
…………
…………
…………
傳唱結束,朱由檢緩步而出,這位少年天子,甚至比下面多數的新科進士,還要年輕。
“昔年土木堡之變,有于謙於少保挺身而出,東南倭亂,有戚繼光、俞大猷奮不顧身,薩爾滸之戰後,更有遼東數十萬將士浴血奮戰。”
“每當國家危亡之際,總有仁人志士奮不顧身,今天,看到你們,朕很欣慰,因為在你們的身上,朕看到了無數先賢的影子,更是看到了我大明的未來。”
“歷代王朝從未有過三百年國祚,如今我大明已然度過二百五十九個春秋了,朕原本還頗為憂慮,但是,今天看到了你們,朕又重拾信心,朕相信,你我君臣攜手,定能中興大明。”
隨著朱由檢講話的空歇,一隊身著軍常服的教導總隊士兵走了上來,手中拿著兩塊空白的匾額。
朱由檢提筆寫下了十個大字,【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接下來,你們就要各奔前途了,你們作為朕的門生,朕也沒有什麼東西相送,就送給你們十個字吧,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希望你們牢牢記住這十個字,不辜負大明,不辜負自己。”
朱由檢講完話,不顧下面舉子的反應,便轉身離開。
兵部尚書李邦華,吏部尚書楊景辰,禮部尚書來宗道,三人緩步而出。
來宗道開口說道:“陛下有旨,所有新科舉子移步太和門前,觀看新軍演武。”
太和門前,盧象升帶著身著軍常服的教導總隊按照後世軍訓的標準流程,來了一遍,引的新科舉子們紛紛稱奇,不光是對整齊的軍容軍貌,更是對新軍裝嘖嘖讚歎。
緊接著,盧象升帶著教導總隊,來了一首朱由檢從後世帶來的歌曲,改了個名字,叫投筆從戎歌。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
“好。”
喝彩聲此起彼伏,引的人熱血沸騰,同時也改變了他們對軍隊的看法。
當然了,更多的還是年輕的舉子心血澎湃。
年輕人嘛,正是一腔熱血的時候。
要是等到人到中年,稜角也就磨的差不多了,就算是還有一腔熱血,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敢問三位尚書,這是什麼軍隊?好似天兵下凡。”一位新科進士問道。
兵部尚書李邦華見一捋頷下銀髯,淡淡一笑,“這是陛下訓練的新軍,這支軍隊可不一般,人人識字。”
“人人識字?”眾人議論紛紛。
“盧象升。”李邦華喊道。
“到。”盧象升按照標準的齊步走,一板一眼的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