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了,要命了,要了我的血命了。
怎麼說著說著就到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呢。
朱常洵的心中止不住的埋怨,這當皇帝,誰不想啊。
這麼多年了,我早就看淡了,至於一個勁的敲打我嗎?
其實,萬曆皇帝也未必就是真的打算立福王為儲君,畢竟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的祖訓在那擺著呢。
萬曆皇帝,更多的可能,是想借國本之爭,和文官集團鬥法。
朱常洵當即起身,躬身道:“回稟陛下,這句話臣也聽到過。”
“仁宗在洪武年間便已經是燕王世子了,永樂年間便已經被確立為太子儲君了。”
“這句話,恐怕是漢庶人覬覦大位,信口胡謅,拿來裝腔作勢,自欺欺人的把戲罷了。”
“臣以為,藩王,應以襄憲王為表率,顧大體,識大局,本本分分,終老天年。”
襄憲王,也就是朱瞻墡,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五子,明宣宗朱瞻基的親弟弟,歷經七朝,曾經三次與皇帝的位置擦肩而過。
第一次是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壯年暴斃,太子朱祁鎮年幼,主少國疑,便有人想到了素有賢名的襄王朱瞻墡。
第二次是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北狩,太子朱見深年僅兩歲,根本就無法理政,孫太后就想到了自己的小叔子,襄王朱瞻墡。
第三次是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擁護朱祁鎮再登大寶。這時,也有人認為朱祁鎮兵敗土木堡,威望大損,而且已經是太上皇了,不適合當皇帝,就又想到了襄王朱瞻墡。
襄王朱瞻墡,很聰明,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曾表現出對皇位的棧戀,而且總是極力推脫。
甚至在明英宗朱祁鎮回來被立為太上皇之後,還以叔叔的身份勸解明代宗朱祁鈺要善待兄長。
如此聰明之人,自然是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還得到了一個賢王的美稱,直到成華十四年去世,年七十三,比大明朝任何一個皇帝活的都長。
福王朱常洵說這話的意思,就是表示清白,根本就沒那些有的沒的覬覦心思。
同時,朱常洵的話裡,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襄憲王朱瞻墡那可是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的叔叔,我福王朱常洵也是你的叔叔,英宗和代宗人家哥倆可都對他這個叔叔不薄,那你,崇禎是不是也。
朱由檢聽罷,不由得敢看朱常洵一眼,話雖不多,但卻句句切中要害。
“福王叔說的有理,漢庶人若不是心存幻想,又豈能落得如此下場。”
“對了,福王叔一路自洛陽而來,沿途風景如何啊?”
朱常洵剛要躬身開口,卻被朱由檢示意坐下說即可。
“回稟陛下,河南是中原腹地,臣沿途所見,大多是田間百姓在勞作。”
“到了北直隸,商販就相對了一些,精氣神也要好一些,想來是沾染皇家瑞氣所致。”
“至於北京城,則是大為不同,比當初臣離開京師就藩時,狀況要好,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百姓安居樂業。”
“當然了,畢竟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維持秩序,護衛平安,因此臣所見巡邏的兵丁也不在少數。但這些兵丁都是盔明甲亮,英姿勃發,想來是陛下治軍有方。”
朱常洵這一通馬屁,拍的可謂是絕妙啊,尤其是最後一點,更是表明了自己的弱勢,我手裡沒兵,根本就構不成威脅。
朱由檢聽罷,笑著點了點頭,“福王叔,有多長時間沒有走出王府,沒有出去洛陽,好好的看看這天下了?”
朱常洵聽到這,輕輕嘆了一口氣,“臣自從就藩以來,謹遵朝廷規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