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下面臣子的爭論,他們雖然說的是是否議和之事,但朱由檢卻能看得出,裡面有幾分黨爭的意味。
朝中倖存的東林黨人,原來是以錢龍錫和錢謙益二人為首,可自從錢龍錫被調到南京任工部侍郎,錢謙益任戶部財政司侍郎,這兩個東林大佬一個被閒置,一個被捧的太高過於棧戀權位,漸漸的,東林黨人便開始以刑部刑獄司侍郎惠世揚為首。
戶部尚書畢自嚴是實幹派,自然是看不上只會動嘴不會動手的惠世揚等人,錢謙益身為戶部財政司侍郎,想要再進一步,便需要扳倒畢自嚴,而錢謙益又是東林黨人,因此他們之間便有了間隙。
今日之事,便是一場交鋒。
“好了!”朱由檢出聲制止了二人。
“朕說了,暢所欲言,但不是攻擊指責,含沙射影!”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戶部有沒有碩鼠,刑部會去查,都察院會去查,東廠和錦衣衛也會去查。”
“可就算是要查,也得看賬目查倉庫,而不是在這一味地打嘴仗。”
“畢尚書在戶部盡職盡責,惠侍郎在刑部也是任勞任怨,是忠非奸,朝堂上下,看的明白,朕也看的明白。”
“惠侍郎主戰,乘勝追擊,一鼓作氣,直搗黃龍,符合用兵之道,這沒有錯。畢尚書主和,基於國情,實事求是,乃是謀國之舉,也沒有錯。”
“只是,如今多事之秋,西北,西南,宣大,遼東,不是剛剛經歷戰事,就是正在經歷戰事,山東、河南又遭了無妄之災。浙江、福建兩省的巡撫又上了奏疏,說是有颶風過境,浙、閩兩省沿海府縣有不少百姓受災。”
“事情發展到今天,朝廷已經筋疲力竭,捉襟見肘,心力交瘁,力不從心啦。”
“是戰,糧從何來?是和,又如何去做?諸位有何良策,不妨開誠佈公的談一談。”
朱由檢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明確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你朱由檢的意思雖然表達的很清楚,但你畢竟沒有明說,你是皇帝,最終解釋權在你那,你不說明白了,誰敢接這話茬啊。
不過,深知帝意的人,還是有的,況且之前戶部、兵部的兩位尚書都已經明確主和的態度了,這個時候,最該表明態度的不是皇帝,而是內閣。
內閣首輔李國普出班奏報,“陛下,陛下您剛剛說的實事求是四個字,臣以為乃是金石良言。”
“萬丈高樓也好,茅屋草廬也好,皆需夯實地基。”
“而我大明朝這瓊樓玉宇的地基,便是兩京一十五省的實情,國庫空虛,朝廷缺糧,這便是實情,也是最大的實情。”
“剛剛禮科給事中凌義渠有句話說的好,用建奴所奪的不義之財,復我大明故土,反哺我大明百姓。如此一來,以不義變有義,使無道化有道,不失為一良策。”
“此番,我軍大勝,建奴是主動求和,主動請求納貢恕罪,臣以為,並不違背祖訓。”
“所以,臣覺得,建奴主動求和之事,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