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鐵路,自然是要徵用民田的,徵用民田,那就要給予百姓補償。
朱由檢深知百姓生活不易,凡是徵用的田地,一律全額髮放補償款。
只是,修建鐵路是兵部車架司的事,可統計徵用的民田,補償百姓,更多的則是需要地方官府的配合。
徵用了民田,統計好數字,兵部車架司就直接將補償款給了地方官府,由他們代為發放給百姓。
一來,地方官府對於百姓情況更為熟悉,也更為方便。
二來,兵部車架司一刀切,將補償款給了地方官府,他們也能省點事。
然,這人有好人壞人,官也有好官壞官。
徵用民田的補償款,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這筆補償款一到魚臺縣,魚臺知縣就開始活動心思。
貪汙,他倒是不敢貪,因為這補償款是白紙黑字有記錄的,而且兵部車架司和省裡都有相應的公文。
不過,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嗎,魚臺知縣就想了一個辦法。
他將本該一次性發放的補償款,改為了按月發放,分十二次,一年之內發放完畢。
他先發一個月,也就是總數的十二分之一。剩下的那十二分之十一,他拿去放高利貸。
他身為魚臺知縣,在魚臺縣一手遮天,他也不怕有人不還。
甚知魚臺縣的一些富商,本來生意經營的挺好的,不需要借貸,但是呢,或是威逼,或是利誘,還有的人是想著巴結知縣,這些人也紛紛借貸。
同時,他還和大明兼濟銀行魚臺縣分行打好了招呼,凡是有上銀行借貸的,銀行一律不借。銀行的人,反而還會向前來借貸的人推薦,說秦知縣那裡可以借貸。
當然,這高利貸生意不是用的秦知縣的名字,而是用的秦知縣小舅子的名字。
凡是來借貸的,那都是著急用錢的,加上又是銀行推薦的,這些人也就信了。
結果,利滾利,欠債越來越多,還款的期限本來就短,而且沒到期限就催著還款。
有的人被逼得沒辦法了,就去告官。可是,到了縣衙,縣衙裡面接待他們的,就是去催債的打手。
那,還能怎麼辦呢,只能自認倒黴了。
就這麼過了大半年,倒也沒出什麼岔子。這個魚臺縣的秦知縣,也因此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這個錢,他不可能一個獨吞,上上下下都有打點。
這個秦知縣拿著賺來的錢,再加上他之前的積蓄,到處送禮,找門路,這才又升遷了沂州知州。
可是,這個秦知縣升遷走了,老百姓的補償款還差三個月的沒發呢。
到發補償款的日子了,百姓都排隊到縣衙領錢。
但錢都讓秦知縣捲走了,在縣衙主事的縣丞李有道沒有錢,他也不可能自己搭錢填這個窟窿。
李有道先是搪塞了過去,說起晚幾天再發。因為之前的補償款都按月發放了,百姓們呢也沒有懷疑,就離開了。
李有道則是想辦法補上這個窟窿,他先去了沂州,向升遷沂州知州的秦知縣稟明情況,讓他想辦法把窟窿補上。
這個秦知縣倒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他表示,就剩下三個月的補償款了,沒多少錢了,還值當的要,真是沒出息。
李有道好說歹說,連連規勸,說您這剛剛升遷了沂州知州,要是因為這事再把您的大好前程耽誤了,不值當的。
秦知縣一聽,也是。我這好不容易送禮才升遷的知州,還沒撈著錢呢,要是因為這事再出了岔子,還真不值當的。
於是,他就讓李有道去找他的小舅子光培乾。
在秦知縣當魚臺知縣的時候,他這個小舅子光培乾沾了他的光,在魚臺縣生意做的很大。一些秦知縣不太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