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登基二十五年,這才真正的觸碰士紳階層的根本利益。
二十五年了,朱由檢做了充分的準備,軍隊已經基本全部掌握,朝堂上也提拔了大量的親信,另外還準備了大批候補官員。
要是那些人以集體辭官做威脅,朱由檢也不怕,到時候可以及時的補上。
大明朝什麼缺,唯獨不缺想做官的人。
同時,軍隊駐紮在各個要地。
老將爪哇伯賀虎臣,擔任南京守備勳臣,掌南京京營。
永城伯侯拱極,這是老永城伯侯世祿之子,侯世祿去世之後,他的兒子侯拱極承襲爵位,成為第二代永城伯,他率軍駐守徐州。
舊港侯杜弘域,這是老舊港侯杜文煥的兒子,他也是承襲其父爵位,領兵駐守南昌。
江戶伯黑明道,率軍駐守杭州。
平東伯曹變蛟,率軍駐守武昌。
平北伯孫應元,領兵駐守廣州。
南方重要的城池,基本上都派人駐守,就算是哪發生民亂,也可以迅速彈壓。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朱由檢做的最重要的準備,就是他培養了一位合格的繼承人,那就是太子朱慈烺。
明朝的皇帝登基之時,大部分都很年輕,甚至有的可以說是年幼。
這就面臨一種情況,皇帝年輕,可他面對的大臣,無一不是宦海沉浮幾十年的老官僚,他怎麼可能鬥得過那些人精呢。
所以,明朝皇帝的一般選擇就是,前期示弱,在非必要的問題上,做出讓步,慢慢的積累力量,培植親信。
等到時間長了,有經驗了,朝堂上也有親信了,才能夠做出一些事情來。
可往往到了這種時候,做出一些成績來了,但人卻沒了。
人亡政息。
太子朱慈烺,崇禎二年生人,如今也二十多歲了,是朱由檢手把手教出來的,由方正化擔任其伴讀太監,負責其安全。算是順利的成長起來了。
就算是朱由檢自己出了什麼意外,由太子繼位,二十多歲的人了,就算是登基之初沒有根基,做出一些讓步,但也不至於被下面那些臣子隨意擺佈。
提起大明朝的繼承人,就不得不說好聖孫朱瞻基了。
朱瞻基這個好聖孫,真的好嗎?
答案是當然好了。
朱瞻基面對的是在洪熙年間已經崛起的文官集團了,他在位期間,沒少棄地,交趾都司就是他在位時期放棄的。
宣宗在武功當面確實是有瑕疵,但是他在文治方面,確實是當的起好聖孫三個字的。
因為他推出了司禮監,以內廷制衡外廷。
司禮監雖然是由宦官負責,被文人所不齒,但是,它卻是大明王朝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試想一下,若是沒有司禮監,那大明朝,可就又眾正盈朝了。
大明朝的官員,南直隸、浙江、江西,這三個地方出身的人最多。
這三個地方,也是大明朝最富庶的地方。
我當你大明朝的官可以,但是,你讓我收我自己家鄉的稅,那就不太好了。
所以朱由檢在用人上也格外注意,戶部尚書路振飛,直隸人,稅務司尚書馬士英,貴州人,分管戶部的大學士範景文,直隸人。
就連新任命的江蘇布政使,也是之前在江蘇任職過的耿章光。
整個江南地區的主要官員,基本上沒有江南本地人了。
得先確保財政這一塊不會禍起蕭牆,才能安心推行改革。
沒有內部人掣肘,那對付外部人還不好辦嗎。
又是抓人,又是打人,又是奪官職,又是革功名,又是子孫三代不許科舉,一套組合拳在江南砸下去,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