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深受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

一般來說,古玩文物年代越久遠,就越具有價值,而唯有這硯臺是個例外。中國最早的硯臺起源於漢代,但是漢、唐、宋時期的硯臺都是以實用為目的,所以用料不太講究。到了明清以後,文人將玩硯臺當成一種時尚,選材要求越來越高,硯臺的觀賞和收藏價值也因此大大提高。在眾硯中,人們把廣東肇慶的端硯、江西婺源的歙硯、甘肅臨潭的洮河硯、山西絳州的澄泥硯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硯。

眼前這品硯臺呈長方形,石色青灰偏綠,石質嬌嫩、細膩,堪稱端硯中的上品,硯堂內的“魚腦凍”由各色的小石子集聚而成,誘人可愛。所謂“魚腦凍”是硯臺的一種天然形成的一種花紋,硯石裡不同成分在千萬年的地層中,日積月累就會形成的的許多不同的花紋,硯臺裡的硯堂裡發白的斑紋像魚腦,因此通常稱之為“魚腦凍”;而硯堂周圍的花紋似火燒留下的印,人們稱這“火捺”。硯側用隸書刻有十四字銘文:“青牛粗解耕耘債,啃草坡頭臥斜陽。”

先是由碎石組成的魚腦凍,然後是含有青牛的銘文,此時季凡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四句謁語:“白鶴啄松,青牛眠草;瓜迭垂實,獼猴捧桃。”難道說眼前這品端硯就是傳說中失傳已久的被譽為“廣東三寶”之一的魚腦凍碎石硯?

季凡輕輕地朝硯臺上擦了點水,令人感到不可思異的一幕發生了,只是硯臺裡本是碎石的位置竟然奇蹟般地出現了一隻青牛的形象,這隻憨態可鞠的青牛神態悠閒地臥在草地上,周圍是碧綠的青草。

果真如此,季凡見此情景不由想起了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那還是在解放不久的1951年,一天,一位中年婦女來到了廣州市最著名的古董街——文德路,她在這條街上徘徊了半天,才顫顫巍巍地走進了一家古玩店。隨後她地掏出一個小包裹,並小心翼翼地將它開啟,頓時一方硯臺顯露出來,古玩店將中年婦女的這方黑色、呈長方形的硯臺反覆地看了又看,似乎也沒看出它有什麼特別之處,於是搖了搖頭把它還給了中年婦女。

中年婦女感到無比失望,嘆了口氣,就在她轉身剛要離去時,旁邊一個穿西裝一臉書生氣的中年人突然發話道:“等等,這硯臺我要了,你開個價吧?”中年婦女張口要了160塊,穿西裝的中年人也沒和她講價,隨即付給了她160塊,買下了這方硯臺。這在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古玩店的店主奇怪他為什麼要花重金買下一方在別人眼裡看似很普通的硯臺呢?這位穿西裝的中年人是這家古玩店的常客,等那位婦女離開後,他叫店主端來一碗水,店主對此不解其意,他笑而不答,只神秘地回答道:“不用著急,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穿西裝的中年人將碗中的清水輕輕地擦在硯臺上,很快,硯臺上竟奇蹟般地出現了一隻猴子的形象,這隻猴子呈蹲坐狀,似乎在回首張望,嘴角還流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店主驚奇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連連懊悔剛才自己的粗心大意,錯過一件稀世珍品。可是,這硯臺上怎麼會有一隻猴子的形象呢?

原來這硯堂上生就一塊珍貴的“魚腦凍”,它呈現出黃白色,像魚腦一樣清晰透徹,這在端石中非常稀有,十分難得。更加離奇的是,這塊“魚腦凍”呈現出一個蹲坐的獼猴形象,眼、鼻、嘴和前足都栩栩如生,形出天然,絕無僅有。此硯妙在它平時通體泛黑,毫不引人注目,猴形也不突出。但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只要用溼布輕拭一下,硯堂裡“魚腦凍”的花紋就會立刻清晰無比地顯示出獼猴的形象來。

幽U書盟 uUtXt。CoM 銓文字坂月鍍

絕知此事要躬行 第五十章 千金猴王硯的由來 字數:2761

這位火眼金睛識出這方硯臺的人,是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和古文物研究專家商承祚,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