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導致,永文村夜店,很少能賺到外面來的錢,只能是賺村子裡那些人的錢。
而永文村裡面,大部分都是在這邊住的租戶,年輕人是不少,可也都沒錢啊。
所以,這就搞得這些夜店都很廉價。
十幾個老大,開了二十來家夜店,但基本都不咋賺錢,大家都是苦苦支撐。
而劉文軒接管永文村之後,陳學文便也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了。
他先是把這些行業重新整頓,單單一個永文村,就減少了一半的夜店。
剩下一半夜店,也收攏起來,最後只交給三個人經營。
而且,這三個人經營的範圍,還都有區別,檔次不同,定位不同,這樣大家就不會產生爭搶客人的情況了。
同時,陳學文又幫他們制定了新的路線,走高階路線的。
把場子收拾得極其奢華,又請了一些明星來走穴演出,把名聲打出去,引來不少永文村外面的客人,使得這些場子賺錢能力都迅速提升。
這三個人,自然是對陳學文感恩戴德,現在跟劉永強一樣,都以陳學文馬首是瞻。
但是,被趕出這些行業的那些老大們,卻對陳學文恨之入骨,這畢竟是打了他們的飯碗啊。
而對於這些老大們,陳學文也給他們另外指了一條路。
根據這些人的特點,陳學文要麼給他們分了別的生意,要麼,就是幫他們開闢了別的產業。
比如說,永文村臨近平水河,河邊有很多采沙場,這玩意也很賺錢。
而且,陳學文解決了太公之後才發現,太公在平水河邊,還私底下掌控著七八個採沙場。
七八個採沙場,就能安置七八個老大了。
畢竟,這些所謂的老大,都跟之前的劉永強差不多。
在永文村,一年累死累活,能掙一兩百萬都算不錯了。
而去搞採沙場,一年可是能進賬幾百萬呢。
分到採沙場的那些老大們,都是興奮不已,也從憤怒轉為喜悅,對陳學文感恩戴德。
最後,還剩下幾個老大,屬於刺頭型別,不願屈服。
陳學文便藉著這個機會,直接將他們擺平。
說白了,這樣的整頓,同時也是一個剷除異己的過程。
永文村這邊已經整頓完成,效果顯著。
永興村和永勝村還在整合當中。
陳學文看了一眼賬單,滿意點頭。
有了永文村這邊的先例,永興村和永勝村那邊的整合,肯定沒問題了。
他把賬單放下,看著劉文軒:“三叔,你對馬天成和丁文慧瞭解嗎?”
:()龍頭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