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焰早就熄滅了,但埋藏在灰燼下的泥灰,卻保留了些溫度,踩上去暖洋洋的,非常舒服。
他摸了摸那些磚頭,然後快速縮回手,感受指尖是否有燙意,發現不燙後,伸出手,小心翼翼的握住了一塊磚。
堅硬、粗糙、帶著微熱的磚頭,從敏感的手心,傳播到王揚的神經。
他捧著磚,雙目散發出太陽般的神采,摸上去粗糙但看上去光滑的暗紅色黏土磚給了他極大的歡喜。
這是一塊磚,如果不以質量來衡量的話,絕對是一塊標準的磚頭。
只是不知道它的硬度如何,強度如何,防水性如何。
他找了塊燧石,在上面用力一劃,很硬,只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
然後他一把將這塊磚敲在一塊大石頭上,“喀~”磚頭從中斷裂,邊角處濺出幾塊碎末。
收起碎末,他直接放到水中。
他要確定,磚塊裡面也結成了塊兒,而不是遇水即化的黏土。
放到裡面,黏土磚還沒有融化,一時半會兒也化不了,於是他去察看其他的磚。
這些磚塊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沒有裂縫。也算是溫度低的一個好處了。
但有一點很突出,顏色不同,有的磚塊顏色深一些,有的磚塊顏色淺一些,他都拿去一一測試,然後丟進了水中,等待結果。
在等待的過程中,他開始著手做另一件事。製造一個窯。
眾所周知,想燒點兒東西,就得把溫度弄高些,法寶再好,也怕燒窯,有了窯。就不怕弄不出東西。
這也是為啥王揚要先燒一批磚,畢竟他再厲害,給他純粹的黏土。也很難快速製造出一個窯。
磚頭可以起到固定和設計的作用。
沒錯,那些磚頭不是拿來造房子的,只是為了造個窯。
窯這種東西,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稍顯陌生,只知道窯就像個大土包,一個凸起的小山坡,沒有見過裡面的精妙設計。
王揚同樣沒見過,但他不傻,知道沒那麼簡單,最基本的。通風口和入風口就得有。
而這個口又要怎麼設定,便是一個問題。
一個好的風道,可以幫助掌握火候,加熱或者降溫。
話不多說,王揚立刻開始製造窯子的外形。
牆很好造,隨便糊弄就能成一堵牆,所以王揚不造。
什麼難造?頂!
不管是房屋的頂。亦或者是窯的頂,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婁空的。
而拿一堆黏土造一個頂,非常之難,因為它隨時可能因為還沒幹透就掉下來。
頂越大,難度越大,浪費的時間也越多,最穩妥的辦法自然是將其固定,有多個支撐點。
支撐點一般可以用木頭來代替,王揚沒有支撐點,他們加工木頭的能力還沒有那麼強,想要弄出那麼多木頭並且加工好,浪費的時間會非常的多。
王揚沒有時間,所以他決定另闢蹊徑,先製造頂。
頂的支撐點便是那些磚頭,他像搭積木一樣,在平地上堆了個斜斜的直角三角形,然後將乾草鋪上去,完全將三角形的傾斜面蓋住。
然後拉來黏土,抹在三角形的斜坡上。
做完這些,他就讓那些黏土坡在太陽底下風吹日曬,兩天後,它們幹了。
這時那幾塊磚頭的防水性也測試出來了,它們的內部並沒有在水中融化,摸去依然很結實,再次砸開,發現內部是乾的,但是水分已經滲透到了三分之二的位置。
說明這些磚頭依然有空隙,沒有完全燒成一塊,王揚將它們取出,放在烈日下曬,看看它們幹了之後又會變成什麼樣。
然後他轉過頭,來到用磚頭塔成的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