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財在那個院子裡,度過十多個時辰,就像孃親一樣,他們會不會無端猜測?孃親,讓女兒以後如何嫁人啊?臨安離董家莊只有五十路,在哪所院子裡的事萬一傳到董家莊,四鄰八村都知道後,誰家還敢娶一個不明不白的女子啊!”
事情到這裡,各位看官或許都猜到了,綰姐看上了旺財。
綰姐此刻拿臨安的遭遇與自己的婚事扯干係,繼而給孃親施加壓力,讓孃親慢慢地往旺財那邊想,直至最後提出讓旺財娶了她!
綰姐真的看上了旺財,說是一見鍾情,一點也不為過!
自己的心事還不能明說,綰姐不惜將自己往不明不白上扯,雖然言重了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讓紜哥三番五次說給旺財張羅媳婦呢!在他們張羅成功前,家人再不能悟出自己的心事,到時候,後悔可來不及了!
對董綰來說,能不能讓自己的心事變成現實,到了關鍵時刻。
去臨安之前,在董綰的心目中,旺財是爹爹好友的遺孤,是綏弟的玩伴。(旺財的父親與董先鳴同是董家莊的鄉民,雖然都姓董,但早就過了五服,按輩分是莊鄉兄弟,不過旺財的父親與董先鳴是摯友加好兄弟!)。
只去了一趟臨安,旺財在董綰的心目中像是變了一個人,董綰對旺財的感情幾乎達到一見鍾情的地步!那麼,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在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董綰的感情經歷。
現代人大都有戀愛的經歷,董綰所處那個年代,當然不會有這種經歷,說董綰的感情經歷有點誇張,不過是一起包辦婚姻半途夭折的過程。
董綰六歲那年,經媒人撮合,定下一樁娃娃親。南宋時期,男子一般十五六歲結婚,女子通常十三四歲出嫁。董綰十三歲那年,男方生了一場大病,考慮到董綰也到了出嫁年齡,男方託媒人捎信,要求給兩個孩子完婚,借新婚沖喜,期盼孩子能好起來。
不過,當初訂婚之時,董先鳴夫婦曾有一句話,雖然沒寫進婚約裡,但對方親家也認可,就是等到董綰十四歲時再出嫁。對方親家提出給孩子辦婚事,董先鳴夫婦與其家族商議,因為男方確實有病在身,透過結婚沖喜繼而希望女婿身體恢復健康,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正在董先鳴夫婦忙著給董綰置辦嫁妝時,媒人突然送來訊息,說男孩因病而亡,婚約取消。
閨女沒過門,原則上還是閨女。
沒等沖喜,女婿命已歸西,等於說女婿陽壽太短。董先鳴夫婦慶幸自己的女兒沒有守活寡。
第一次婚約夭折後,陸續有媒人上門提親,但總是不盡人意。拖來拖去,董綰的年齡逐年增加,超過了正常女子結婚的年齡。
董綏今年十八歲,董綰比他大一歲,今年十九歲,順便說一下,旺財今年十五歲。
好在董綰性格開朗活潑,對於嫁人一事講究隨緣,只是遇到同齡人出嫁時,偶爾著一下急、傷一下感,但很快又恢復到大大咧咧的狀態。
旺財去玉泉觀前,與董綏住在西屋,董綰只當旺財是一個孩子,更談不上有什麼感覺,說句通俗話,旺財就是董綰眼裡的習以為常。
那麼,臨安之行與旺財僅僅待了幾十個時辰,董綰為何對旺財生出一見鍾情的感覺呢?
大致梳理一下,原因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