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志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生動刻畫了曹操既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理狀態。

大文豪蘇東坡《志林》說:“塗巷中小而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輒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說明北宋那時候,下層民眾對曹操的形象已是非常厭惡了,雖然白臉形象還沒有塑造出來。蘇東坡寫《魏武帝論》、《諸葛亮論》和《孔北海贊》等文,在《魏武帝論》中說:“魏武長於料事,而不長於料人。是故有所重發而喪其功,有所輕為而至於敗。劉備有蓋世之才,而無應卒之機,方其破劉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驚,斬之不能禁。(曹)釋此時不取,而其後隨至不敢加兵者終其身。孫權勇而有謀,此不可以聲勢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長,而與之爭於舟楫之間,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爭利。犯此二敗以攻孫權,是以喪師於赤壁,以成吳之強。”蘇軾給曹操的評價要比司馬光低得多。《孔北海贊》中稱“曹操陰賊險艱,特鬼蜮之雄者耳”。

南宋時,用於國難深重,理學漸勝,士大夫主流意識形態強調執政者的道德水準,強化君臣名節,檢討歷史經驗時自然很容易找上曹操,洪邁《容齋隨筆》雖極稱曹操知人善任,稱其“實後世所難及”,但總體結論得出“曹操為漢鬼蜮,君子所不道”。陸游《得建業倅鄭覺民書》詩云“邦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正是反映這種內在里路。朱熹《朱子語類》卷140《論文下》評曹操:“曹操作詩必說周公,如雲‘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又《苦寒行》雲:‘悲彼東山詩’。他(操)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詩見得人,如曹操雖作酒令,亦說從周公上去,可見是賊。”朱熹成為東晉習鑿齒後第一個把曹魏從真實歷史中排列到正統外的人,其《通鑑綱目》徑改《資治通鑑》,以魏黃初承漢建安紀年改為以蜀漢章武承漢建安紀年。視操為賊,成為南宋共識。而北方的金朝則為了強調統治的合法性則強調曹魏的正統地位。。 最好的txt下載網

何以如此?千古曹操只一人(6)

據考證,宋元已有敘說三國故事話本,保留至今的各種金院本、元雜劇三國故事劇目就多達四十多種、劇本則有一、二十種。到元末明初羅貫中寫定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時,參照、演繹史籍,採摘各種傳說,並在流行平話、雜劇的基礎上鋪陳而成。

清代否定曹操的仍是主流,現代史學家倍加讚譽的清初三傑中,顧炎武評價:“孟德既有冀州,崇獎跅馳之士,觀其下令再三,至於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於是權詐迭進,奸逆萌生。”王夫之《讀通鑑論》評價:“曹操父見殺而興兵報之,是也;坑殺男女數十萬人於泗水,徧屠城邑,則慘毒不仁,惡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術也,非道也。”乾隆皇帝以帝王之尊欽定曹操為“簒”、“逆”,視之為大奸巨惡,以乾隆在清代的至尊地位,這就成為定論。史學家趙翼對曹魏代漢甚詈之,說:“曹魏假稱禪讓以移國統,猶仿唐、虞盛事,以文其奸。及此例一開,後人即以此例為例,而並忘此例之所由仿,但謂此乃權臣易代之法,蓋變本而加厲焉。”

應該指出的是,在否定曹操的大趨勢中,主要原因在於維持社會和文化秩序的統治思想體系中——主要是理學的發展對於個人價值、道德標準的要求越來越嚴苛,更加要求個人服從於社會(整體、集體),溯至於歷史,曹操做為著名人物就被拿來說事。實際上,很少有人否定曹操的才能,像明張溥編纂《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時,還在《魏武帝集題辭》裡稱曹操“多才多藝”、“漢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呂布,孟德實兼其長”,其“文章瑰瑋”、“樂府稱絕”;但在評價曹操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