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說乃是一次致命的打擊。因為透過這兄弟親情的阻隔,他已經感覺到了朝廷裡面政治氣氛對他仍然是不利的。王安石雖然再次辭相離開了朝廷,但是改革派的大後臺神宗皇帝依然不改初衷,而東坡在政治上的同盟軍主帥司馬光也還沒有回到朝廷,這一切都說明了今後一個時期他所面臨的將是又一段嚴酷的政治生涯。也就是說,什麼時候他們兄弟相見不再是一個“問題”了,那麼,他個人的政治春天也就來到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東坡的這首千古絕唱,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自我感情的抒發,真情而已,絕無做作。無怪乎《苕溪漁隱叢話》要作這樣的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話說得絕了一點,卻不無道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月光賦(2)

東坡好寫月,尤其好寫中秋之月,《水調歌頭》之外,其實還有多首;不妨且看一二。先看一首《陽關曲·中秋月》

暮雲收盡劇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年明月何處看。

相對於《水調歌頭》,這首詞應該說就更具有客觀性,既心平氣和,又意存高遠,展示給我們的是另一種同樣真實而又稍顯浪漫的才子風範。而依然是我們這位可愛的詩人,當他於熙寧六年在杭州同判任上即興觀錢塘潮時所作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就又體現出了詩人揮灑自如、詼諧幽默的一面。面對錢塘大潮,東坡寄語上蒼,休得關閉那沉重的九重天門,而目睹滔天巨浪,他又試圖借得吳王夫差三千強弩,從此鎮得大潮休狂,民生無擾。一個地方官,能有如此見識,在那當時,也就蘇學士了。

同是中秋賞月,唐代劉禹錫就又是一番天地,這裡,我們先來欣賞一下他在蘇州刺史任上的一首《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將今夜月,一洗遍寰瀛。

暑退九霄盡,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世間,翛然是玉京。

這首詩,題中明言中秋賞月,然從始至終,不見中秋二字。而是緊緊抓住秋景與月夜,借星辰、風露而襯托中秋之月的光輝。應該說,劉夢得寫這樣的詩,與他這個人是極其符合的。光明磊落,一身正氣,與群小相鬥,從不畏懼,真可謂任人誹謗無所懼,我自高歌君子行。在同時代的友人與敵人相繼故去之後仍能屹立政壇雖是此後多年的事情,但你不能不說,劉禹錫的個性決定了他的與眾不同。

幾乎與劉禹錫同時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就體現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憂國憂民,忠臣,衷腸,忠言,白樂天在這裡一點也不樂天,大唐的山河破碎,宦官專政,軍閥割據,使我們的詩人無論如何也樂不起來。中秋望月,這應當是在華麗無比的曲江之畔,而今卻不得不來到不見經傳的湓亭水邊,對於大唐的臣子來說,這意味著什麼?一般人,包括那些高高在上卻不謀政事的人們,大約是無動於衷的,而對於白居易,如果也是那樣,就不成其為白居易了。

不過,若說白居易便是借月亮而憂國憂民的典範,那還真有人不讓,起碼是絕不遜色於樂天的,因為這個人不僅是以他的筆墨、他的詩詞在呼喚著人民,鼓舞著戰士,而且他本人就是一個最優秀的戰士。這個人就是南宋最傑出的詞人辛棄疾。這裡,我們只引其一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夜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