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五禽戲”二名貌美如花的侍女在一旁安靜的觀賞。曹操滿意的微笑著,也沒有和郭嘉打招呼,昂頭挺胸只顧趕路。在曹操身邊,郭嘉的自由度是很高的:他是為數不多的屈指可數的能在曹操府邸自由出入的人物,他是可以自主支配自己時間的唯一之人。當然這其中要排除曹操邀他密談的時間。
郭嘉的“五禽戲”是當世名醫華佗親自教授。由於二人都是草根出身,都是在各自的專業取得登峰造極的造詣,所以二人便是一見如故,傾心相交。郭嘉和華佗也是在五年前相遇的,那時候華佗手拿金箍鈴身背藥箱行走江湖,以神奇的醫術解救天下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而那個時候郭嘉也是獨自一人仗劍行走天涯,飽覽神州的大好河山。
在那一次相遇後,華佗便把適合常人強身健體的“五禽戲”傳授給郭嘉。從此以後,習練五禽戲是郭嘉每日必備的功課。透過數年的持之以恆的刻苦練習,郭嘉已經完全掌握五禽戲的精髓,一招一式都是盡善盡美:做到外形和神氣都要像五禽,達到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由動入靜,動中求靜,練內練外,內外兼備的效果。
五禽戲乃是華佗透過對熊、鶴、虎、鹿,猿五種長壽的動物多年的觀察,總結出來適合人類的動作:熊戲,渾厚沉穩,笨重中寓輕靈,其功效為加強脾胃的功能,增強體力;鶴戲,昂然挺拔,悠然自得,其功效乃是增強肺呼吸,調勻氣血,疏通經絡;虎戲,目光炯炯,搖頭擺尾,撲按之中表現出威猛形態,做到剛勁有力,剛中有柔,剛柔相濟,其功效為填精益髓,強腰健腎;鹿戲,必須做到心靜體松,姿態舒展,其功效就是舒展筋骨;猿戲,則是突出縱山跳澗,敏捷好動,其功效就是增強肢體靈活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透過對這五種動物的形體動作的模仿,的確可以強健人的身體,透過勤學苦練從而達到益壽延年的效果。習練多年,郭嘉也有自己獨特的體會:就是一天裡,沒有時間具體練習五禽戲,此時,郭嘉就在意念裡練習五禽戲的動作。有時候,這種無形的練習比實際的練習更有效果。這是郭嘉深刻的感受。
自從習練五禽戲有成後,郭嘉的身體更加健壯了更加柔韌了:以前他一次僅能滿足二個女人需求,如今不但可以同時御女六人,還可以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當然這些巧妙的動作,都是郭嘉從五禽戲的動作移植過來的。當這種動作做到位後,其中妙趣只有當事人能體會啊,那真是妙趣橫生,妙不可言啊。
在溫暖的陽光裡,在乍暖還寒的春風裡,在夏雨和冬雪美眸關注中,郭嘉專心致志的習練十遍五禽戲。練習到位了,郭嘉深刻而又清晰的感受到,自己渾身內外充滿了力量,周身溫熱通泰。之後,他便在原地閉目養神。
閉目養神中,郭嘉的意識集中鎖定在宛城。悄然動容中,有關宛城城池的資訊清晰無比的呈現在他的腦海裡:這座城池規模的大小,居民人口的戶數、主要的宗族勢力的劃分,各大宗族門閥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喜好,以及張繡率領的近萬西涼鐵騎駐紮的位置等等。
世人都說郭嘉是姜太公轉世,料事如神,天上的事情知道一半,地上的事情全知曉。但是郭嘉自己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太公轉世,是什麼玩意天才。他只知道當自己達到“萬法皆通”的境界之前,所付出的辛苦也是非比尋常的:那真是讀書破萬卷,腳踏萬里路啊……除掉記憶力超常外,郭嘉實在不覺得自己有何過人之處。
洞察世事,料事如神,這一切看似超常的能力都是建立在他十餘年的“行萬里路,讀千卷書”的基礎上的。有了實地的探查和綜合資訊的結合思考,只要郭嘉的思維焦點關注到神州任何一個地方,他都能從天文地理,社會人文,風俗習慣等方面謀劃出專門針對這個區域的計謀,讓曹操集團少走彎路,直奔主題。
比如郭嘉思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