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也看到遠處迅疾而來的一隊二千騎兵,他以為那是曹軍的援軍啊。如果是友軍,他們能有太史慈這樣膽大包天,用二千騎兵進攻數萬敵軍嗎?那不是腦子進水了,就是被驢踢了……
當太史慈率領數千騎兵全速向敵軍衝鋒時,曹彰也率領數千虎豹騎對沖而來。曹彰本部陣營身後數千米還有數萬將士正在急速趕來。曹彰一邊衝鋒一邊納悶:對方明知自己有後援部隊,對方為什麼還敢和自己對沖呢?這不是勇敢啊,而是膽大包天啊……
此時如果從高空俯瞰:太史慈和曹彰對沖的二隻騎兵隊伍猶如二片灰色的雲漂浮,曹彰身後數千米的後援部隊就如大龍蝦一般:二翼的騎兵就是大龍蝦的雙鉗,中間的步兵就是大龍蝦的身軀。這隻大龍蝦不是後退,而是急速的前進。
塵土飛揚中,大地在顫抖。曹軍由於人數眾多,他們的殺宣告顯覆蓋了江東軍的吶喊聲。
第五百二十六章 阻擊變為送死戰
對戰的二方騎兵,都是全速衝向敵人,大地在馬蹄的踐踏下在顫抖在呻吟,呼呼的風聲從每一個騎兵二邊刮過,由於急速一般的騎兵根本聽不到敵我雙方的吶喊聲,敵我雙方所有的吼叫都變成悶雷,傳進他們的耳朵裡;他們的視線裡只有敵人的身軀和致命的要害……
雙方衝鋒的陣營相隔數百米的距離時,雙方的騎兵便按常規戰鬥形式互射箭矢;由於雙方的主將太史慈和曹彰都是神箭手,所以他們射出的箭矢都被對方輕易的化解了;而他們麾下騎兵射出的箭矢在半空交織,有的碰撞到一起,便火星四濺;有的劃空而過,最終被重盔重甲的騎兵用武器撥開……
一波箭矢互射後,下一瞬間,雙方的將士便如二股潮水迎頭撞擊在一起:將對將,兵對兵,捨命拼殺!由急速轉為靜止,相撞的二股潮水便形成漩渦,最終二方的人馬團團圍戰,貼身肉搏:激越的兵器撞擊聲,受傷的悶吼,熱血的吼叫……
太史慈和曹彰是第一次交手,幾個回合後,曹彰自覺太史慈的武技比自己略高一籌,具體來說就是太史慈的出招速度比他快,招式更加巧妙;雖然自己的武技不如對方,但是沒有數百個回合,太史慈也是無法擊敗自己的,只要自己纏住太史慈,等到後面的援軍到來,到時候二個超級猛將夾擊太史慈……
為了最終的勝利,曹彰便和太史慈死纏爛打,曹彰當然是採取“攻少防多”的戰術。太史慈則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漩渦的中心,太史慈把曹彰打的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漩渦的邊緣,太史慈的麾下騎兵同樣是佔據明顯的上風。
雙方交戰的情形表明:如果不是曹彰一方有後援部隊的支援,太史慈一部擊敗他們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當曹軍的後援部隊距離太史慈一部和曹彰一部交戰的漩渦僅有一千米時,從東北方向過來的那隻二千騎兵隊伍開始改變路線:他們本來是和曹軍的後援部隊並行前進,在敵我不分的情況下,曹軍也分出一營騎兵護住整齊的陣型,隨時應對這隻騎兵的侵犯;面對曹軍滴水不漏的防禦,這隻騎兵突然向曹軍的後援部隊斜插馳騁過來,他們攻擊的部位正是曹軍騎兵和步兵的結合地帶。
如果從半空中俯瞰:曹軍大龍蝦一般的陣型,一隻突如其來的箭矢便向大龍蝦的雙鉗和身軀結合處激射而來……面對敵人的進攻,負責協防的曹軍騎兵迎頭而上。
可是這隻曹軍騎兵在距離對方的騎兵數百米的時候,他們才張弓搭箭,突然之間,他們的視線裡便沒有敵人的影蹤,只有強烈刺眼的白光,正在他們驚恐之時,他們就感覺彷彿一陣狂風颳過,而後他們就再也沒有直覺了……而此時曹軍的步兵就看到己方的騎兵正準備用弓箭射擊敵軍時,突然之間他們就彷彿被某種魔力控制,石化在馬背上,而後任由戰馬載著他們衝向敵人,敵人的騎兵隊突然閃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