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章 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

關於老家的一些情況,昱凡道長曾對董先鳴說起過,弟弟在玉泉觀被人打死以及埋葬的經過,也向董先鳴講述過。

昱凡道長講的這些,在一次拉家常時,董先鳴曾告訴二兒子董紜。

旺財提到“殺父之仇,奪妻之恨”,讓董紜腦海中突然閃現出一個不祥念頭,昱凡道長在玉泉觀一待就是二十多年,期間沒有回過老家,弟弟被打死後,屍首沒有運回原籍,昱凡道長年輕時是不是因為在老家惹下仇人,才不敢回家,仇家現在找上門來了!

本著解決問題,並非讓昱凡道長難堪的態度,董紜鼓了鼓勇氣,問:“昱凡道長,原諒小侄說話難聽,小侄問一句不該問的話,您年輕時在老家,是不是與畫像上這個人結下仇,畫像上這個人一直在找您,現在終於找到了!”

昱凡道長說:“一個人一輩子與人結仇的事,掰著手指頭也能數過來,而且這種事一輩子也忘不了!我們常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說的是,不但一眼認出對方,因為仇恨一直記在心裡,一見面從心裡就生出憤怒!如果貧道與畫像上的人是仇家,畫像在桌上擺了幾個時辰了,怎麼可能停留在眼熟的地步?可以坦誠地告訴大家,貧道自記事以來,從沒與人結仇怨!”

董先鳴瞅了一眼董紜,意思是說,你怎麼向昱凡道長提這樣的問題?

董紜上來了犟脾氣,索性一問到底,“昱凡道長,是不是父輩或者其他兄弟惹下的仇人?”

昱凡道長沉思片刻,回道:“貧道當年從家中出來時,父輩及兄弟們未曾與人結下仇怨,至於貧道不在家的這些年,老家發生了什麼,就無從而知了!”

董紜不顧董先鳴遞過來的責備眼光,繼續道:“如果在這期間,其他兄弟惹下仇人,而這位仇人心胸狹窄,誓要斬草除根時,仇人會對對方其他親人下手。比如說你弟弟耳東惹下的仇人!”。

董先鳴制止道:“紜兒,失敬了!不要再說了!”

昱凡道長並不生氣,情緒很平靜,“紜侄說的有道理。如此說來,貧道應該回老家一趟,出來二十多年了,也不知父母身體怎樣!”

高棟來到蒲凡齋,問是不是先吃飯。下午談的很多,疑問也很多,畫像上這個人是關鍵。如果歇息一下,興許就能想起來。

董綏說:“師父,不如先吃飯,您身體很虛,不能太勞累,飯後安排都住下,明天接著談!”

晚飯後,安排董緯、董紜住在無塵堂,董先鳴、秦氏、董綰住在廚房兩間西北屋。

旺財離開玉泉觀後,為了便於照顧師父,董綏一直住在蒲凡齋。

陪家人說了會話,不放心師父,董綏與家人報了晚安,回到蒲凡齋。

桌子上還是那幾張畫像,昱凡道長正在望著畫像發呆,見董綏過來,昱凡道長說:“看著眼熟,怎麼也想不起來,是不是師父真老了?”

董綏認為師父考慮問題可能有些片面,提議道:“師父,您不妨把這些年認識的人歸歸類,最主要的是把這些年有可能與之結怨的人重點梳理一遍。”

昱凡道長說:“來玉泉觀二十多年了,師父已經把二十年來打過交道的人認真想了一個遍,能記起來的這些人中真沒有畫像上這位!”

董綏接下來一句話,讓昱凡道長開啟了另一扇窗!

董綏說:“二十年來認識的人中沒有畫像上這個人,有可能與他認識的時間還早,比如說三十多年前、甚至四十多年前,興許是您小時候認識的一位發小和玩伴,因為發小或玩伴娃娃臉上的一個特點與這張畫像上的某個特點相似,才讓您覺得眼熟。”

昱凡道長瞅了一眼董綏,語氣平緩,道:“無塵,你是不是與你紜哥一樣,懷疑為師在老家惹下仇人,才在玉泉觀一住二十多年,而且從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