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8章 來都來了

於公於私,謝殊都不會自斷雙臂。

“是汝陽王。”

沉吟片刻,秦瑤光終於開口,道出她心中的猜測。

不,不是猜測,是肯定。

看來,“汝陽王謀反”這個原書劇情,無論如何也避不過去。

甚至因為她所帶來的蝴蝶效應,而提前了好幾年。

不過,也有好處。

在剛才沉默的時間裡,她回憶了一下原書劇情,汝陽王在封地經營多年,直到他認為時機成熟,才發動謀反。

而現在,他急了。

如果再放任秦瑤光經營下去,絲綢之路聯合公社一旦順利運轉,從京城到地方,文武百官就越來越齊心,朝堂穩固。

一旦朝堂穩固了,還有他汝陽王什麼事?

他不得不急。

急了,就不能面面俱到、就有紕漏。

從汝陽王的封地到京城的距離,哪怕暢通無阻,車船都需走上一個半月。

何況是打仗?

哪怕汝陽王佈局經營十多年,能策反部分將領,也不可能勢如破竹。

被謝殊把持朝政,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從總體來說還算穩定,沒到官逼民反,讓老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

對汝陽王來說,其實最好的方式是政變逼宮,只付出部分血的代價,悄無聲息的謀朝篡位。

但謝殊早就料到,直接把他這條路給堵死。

所以,在原書劇情中,汝陽王也是從封地打到京城,找的是一個“清君側”的藉口。

被清的那個人,自然就是謝殊。

這一回,還不知道是怎樣。

秦瑤光的推測,是基於她對原書的瞭解。

但對在場其他人來說,聽見她說出“汝陽王”這三個字,都有些詫異。

畢竟,時過境遷,汝陽王十多年未曾踏上京城的政治舞臺,很陌生,更意外。

只有燕元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用只有他自己才能聽見的聲音說:“原來如此。”

十多年前發生過的事,旁人不知,公孫滄豈會不知?

縱橫家,從來就不會避諱提起。

當年,是皇權和世家的博弈,縱橫家沒有涉足的資本,但公孫滄心裡跟明鏡似的。

在得意弟子燕元安的刻意打聽下,公孫滄和盤托出。

汝陽王的不甘心,讓他今日捲土重來。

“我們速戰速決。”

燕元安重複了一遍秦瑤光的話,將他們所掌握的資訊,和燕時晏帶來的訊息進行共享,再逐一分析核對,在燕長青的計策上進行重新調整。

秦瑤光的目的,也不再只是逃出居延城。

來都來了,不幹一票大的,如何對得起帕巴拉的盛情款待?

是夜,青柏將新制定的計劃帶出城主府,帶給燕長青。

同時帶出的,還有一方屬於秦瑤光的絲帕。

她用這種方式,給他報平安。

另一邊,藉著夜色掩護,燕元安再次去求見巫師。

:()穿書後,我被五個小反派嬌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