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一起想盡辦法寬慰她。
瓊林宴後,古文斌果然被封了個翰林院編修。他找了機會,向聖上言明心跡,表示他要改為葉姓,從此繼承葉家宗祧。
皇帝收到了古文斌的摺子後,再次查起了古康時,眼看著他就要倒大黴,大公主進宮了。
也不知大公主和皇帝、皇后說了些什麼,古康時不但官復原職還升了一級,這讓舒安歌和古文斌很是氣憤。
唯一讓兩人稍微有點兒的安慰的,便是皇上準了古文斌改姓葉氏的奏請,還讓古康時三倍歸還了葉娘子的嫁妝。
兩人不用猜也知道,皇上之所以這樣下決定,一定是大公主入宮為古家求情了。
又過了不到半個月,聖上下了賜婚的詔書,古幼菱和容郡王的婚事正式定下了。
要不是舒安歌跟古幼菱立場不同,她還真有些佩服她,竟然能讓大公主那麼挑剔的人,為她和容郡王請下賜婚的聖旨。
古幼菱跟容郡王之間的差距,說句雲泥之別也不過分。
女兒攀上高枝,自己官復原職不說還升了官,這麼多年來的心事兒也得到了徹底解決,古康時春風得意一下子年輕了好多歲。
幾家歡喜幾家愁,古家攀上了公主府這麼親事,一下子往上躍了兩個階層,門前停的馬車也變多了。
但葉文斌心裡很不好過,他信誓旦旦的要為孃親討回公道,沒想到最後只討回了孃親的嫁妝。
葉娘子得知古家和公主府聯了姻,唯恐一雙兒女被報復,日夜憂慮,精氣神兒一下子就下去了。
舒安歌怕兩人悶出病來,想了各種方法安慰二人。
為了讓他們寬心,她還放出一點口風——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古康時背靠著公主府一步登天,未必是件好事兒。
公主府這麼多年來,做了那麼多傷天害理引發民怨的事兒,錦衣衛可不是吃素的。
在舒安歌的開解下,葉娘子和葉文斌憂思終於少了些。
葉娘子最擔心的就是一雙兒女的安全,她從舒安歌口中得知,當今聖上不會對兒子不利,公主府遲早要倒後,心就完全放了下來。
舒安歌沒說謊,天家無父子,父女親情也未見得多到哪兒去。
與其說大公主仗著陛下的勢橫行霸道,不如說她一直仗的是皇后和賀家的勢。
除了大公主外,其他公主可沒一個像她那般行事猖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