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當年在趙國做質子時,境況比嬴政還要好上一些,至少他沒有性命之憂。
他的錯有兩點,一是交淺言深,二則是異想天開。
也許燕丹以為他跟嬴政曾經共患難過,算得上,但對鄭來說他只是曾經的鄰居——燕國太子而已。
兩人之間不同的認知,導致燕丹記恨上了嬴政,做出了螳臂當車這樣自不量力的事來。
立場不同,舒安歌對燕丹沒什麼好感。
燕國這一年,境況實在太慘淡了些,年景連正在遭受旱災的秦國都不如了。
雖然早有準備,饑荒來臨時,秦國境況仍然不太好。
國力越強盛,人口越多,就意味著糧食需求量越高。秦國除了蜀郡以及靠南的幾處疆域之外,廣大北方地區幾乎全都陷入旱災之中。
大旱之後,秦國又將迎來蝗災,出於謹慎考慮,嬴政向楚、韓兩國,提出了借糧的要求。
秦國要借糧,楚、韓兩國也趁機漫天要價起來。
韓國勢力小,所提條件不過是秦國在三年內莫要攻打韓國。
楚國提的條件就比較耐人尋味了,他們提出玉容公主在咸陽等候已久,如今秦王過了十七歲,不如將兩人的婚事辦了。
嬴政剛登基時,各國都送來了公主及美人,在太后趙姬和相邦呂不韋的支援下,他一個都沒有納。
眼下秦國遭了災,怎麼這時候提出兩國聯姻,還真不是趁人之危,用雪中送炭形容更貼切一些。
於是乎,朝中有不少呼聲,支援秦王迎娶玉容公主的。
但是之前還有些猶豫的太后趙姬和呂不韋,此時都有些鬆動。秦國楚系勢力一時半會兒也清除不了,秦楚聯姻更是歷來的慣例。
秦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這個時候能得到楚國的支援,自然是極好的。
幾乎在所有人都傾向於秦楚聯姻的時候,嬴政堅決的拒絕了。
為此太后趙姬特地將嬴政叫到身邊,勸了好多次話,呂不韋也和嬴政細細剖析過當前局勢。
但不論旁人如何勸,嬴政始終堅持著,不與楚國玉容公主聯姻。
嬴政堅決不娶玉容公主,舒安歌神清氣爽,笑容比往日更多了些。
雖然他沒有親口承諾過什麼,但舒安歌知道,嬴政是為她拒絕的。
屢次三番被秦王拒絕,玉容公主面子上掛不住了。
舒安歌悄悄打探過,玉容公主在華陽太后面前哭哭啼啼的,要求回楚國呢。
能有這樣想法的公主也是天真可愛了,魏國公主和韓國公主入秦比玉容公主早多了,如今還是空等著,沒人敢提出回國。
其實也不是秦國霸道,不讓這些金枝玉葉回國,而是他們背後的國君,惦記著秦王后宮空虛,總想讓她們在秦國等待入宮的機會。
幾乎所有的國君一致認為,嬴政如今不近女色,只是因為他年紀小。
等他年紀大一點,嚐到女人的好處,食髓知味自然會廣納美人。
若嬴政真的不喜歡女人——那麼他們就送一些美男子過來,他若沉迷於男色,對其他國君來說更讓人喜聞樂見。
(今天更新到此結束,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