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京城去,經歷過富貴日子,哪怕是心甘情願吃苦勞作,可是一旦有意思機會重回富貴,他怎麼都會抓著機會的。
海棠想了想,就以姑姑的身份見他了。
弘暉繼位的時候禮部也奏請過避諱這個問題,他對這些不在乎,就沒同意避諱。所以弘暉這兩個字可以說,兄弟們也可以保留名字不必再改。
弘旺自然不用改名字,次日一早他帶著大兒子來拜見。海棠先看弘旺,這孩子變化很大,沒了一點富貴紈絝的習氣,顯得高大壯實,是個很典型的北方漢子,臉上也有了歲月的痕跡,風吹日曬顯得比他本身的年紀大了一些。
他身邊是個五六歲的男孩,長得圓嘟嘟很壯實,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海棠。
弘旺帶著他磕頭,介紹他說:“這是侄兒的長子,叫做永栩,沒出過門沒什麼規矩。下面還有兩個小子,都是三歲,是一對雙生子,太鬧騰就沒帶來。”
海棠說:“虎頭虎腦長得不錯,很結實啊!起來吧,這是頭一回見面,不能沒有見面禮。”
旁邊的太監端著托盤出來,裡面放著三個盒子。海棠說:“來的時候沒帶好東西,這裡面有黃金做的虎豹獅三壽,給三個孩子分一分吧,也是我的一番心。”
弘旺說:“永栩,快謝謝姑祖母。”
小孩子聽了立即趴在蒲團上磕頭。弘旺口口聲聲說這孩子沒規矩,但是就這段相處來看,是個很有教養的孩子。
海棠就讓弘旺坐下問他些離別後的事兒,弘旺就簡單敘述了一下到關外後的日子,起初不習慣,後來習慣了覺得關內也不錯
,就是糧食一年只能收一次,比不得中原一年兩熟。
儘管他是被流放的,但是這是正經的聖祖皇孫,所以關外很多大戶人家爭搶著把女兒嫁給他。當然了這些大戶人家他以前是不放在眼裡的,甚至不如他以前看到的土財主,然而到了今日,再挑剔就顯得不夠理智,所以在八阿哥和八福晉的孝期過去後就擇了一家結親,如今也算是把日子過起來了。
他口氣平淡地說:“侄兒能寫會算,也知道怎麼過日子,現在有百十畝地,一處小莊子,除了媳婦三個孩子,還有十來個下人,日子過的平淡。前年皇上駕到,侄兒本來想拜見您和幾位伯伯叔叔,實在是這身份尷尬,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算了,這次聽說您一個人來了,侄兒本來覺得身份尷尬,來拜見姑媽您不妥當,回頭有人再說閒話,這又是一樁是非,可心裡百爪撓心,還是想來見見長輩。”
海棠說:“我向來是非纏身,已經不在乎了。來就來了,不必想太多。”她說完看著叫永栩的小孩子,就說:“永栩,都讀了什麼書?”
小孩子回答:“如今在讀《論語》。”
“不錯不錯,回頭姑祖母送你一些書,讀書是個好習慣,要活到老學到老。”
說了幾句話,海棠讓人帶著他出去玩兒。等小孩子出去了,海棠問弘旺:“你是怎麼想的?是想在這裡紮根下去還是回京城?有話你也別藏著噎著,趁著如今我還能動彈,我們這老一輩的人還在,你求點什麼我們能做的就做了。到時候我們沒了,你就斷了回去的路了。”
弘旺自然想回去,他說:“侄兒在這裡的日子過得自在,然而為了前途為了孩子,更為了侄兒心裡的這份念頭,侄兒想回去。畢竟當初世祖帶著人出關,作為子孫,侄兒不想留在關外。”
海棠說:“關外馬上就要大興了。”
“就是大興侄兒到底也就是個富家翁,回去了還有機會讓子孫重回宗室。姑媽,侄兒從沒非分之想,過去的事就過去了,無論是我阿瑪也罷,四伯也好,他們都已經去了,侄兒只盼著皇上高抬貴手饒了我阿瑪這一支的子孫,哪怕是做個閒散宗室,也好過在關外日日心焦。”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