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層在現場緊急處理。

張知駕駛的這個飛行車,是最新的實驗型號,它有紫晶金做的電離發動機,高階澱粉塑膠製作的外殼,還有反重力懸浮裝置。

飛行車緩緩懸浮在空中,車尾有藍色的火焰噴出,開始加速飛出去。向著滬市外海,航天基地船的位置。

車輛啟動,進入自動駕駛模式。

張知看著自己羽絨服羊毛衫裹得很緊,李菱秋卻穿著很單薄的秋衣。

他關心的問道:“菱秋,你穿這件衣服不冷嗎?我讓你加件羽絨服,你都不想穿。”

李菱秋搖頭道:“我才不穿羽絨服,在車輛又不冷,等到了滬市。那裡非常暖和。

再說,我這身衣服是特別定製的,現在這種材料剛剛實驗室生產。

它是燕大教授研發,一種變異蠶吐出的絲,編織而成。它可以在衣服表面形成一個緻密的空氣層。保暖性比羽絨服強多了。”

“原來是這樣。”張知點頭說道。

他知道羽絨服的保暖原理是鴨絨中充滿空氣,空氣導熱性低,它可以起到隔絕內外熱量交換的用途。

飛往滬市的路途中,李菱秋給張知講述,他們研究沙梭林生態圈的過程中,發生的有趣事情。

時間過得很快,新版飛行車速度又快,現在已經達到航天基地船的上空。

張知看到除了噸位很大的航天基地船之外,船的周圍還出現許多小船。

他在一艘船上,還看到央視的標誌。他頓時知道,這是圍觀這次發射的熱心群眾。

張知把飛行車,降落到航天基地船上。

李菱秋歡喜的看著新版飛行車,問道:“張哥,這個飛行車多久之後發售。”

“半年後吧”,張知看到李菱秋失望的小臉,“太頻繁出新的型號不好,但我們公司的高層,可以配新版的飛行車。”

看到張知的到來,吳廈和波普洛夫都前來迎接他們。

吳廈陪笑的說道:“張總,李總。我們的航天基地船的發射狀態很完美,太空梭已經全部檢修完畢,加註好燃料。

只要等到10:48分左右的視窗期。我們就開始發射太空梭。”

全程只是吳廈在解釋,波普洛夫只是在關鍵的環節上發言。

張知能看出來,技術上還是波普洛夫更受一籌。

他補上欠缺的知識之後,爆發出的潛力讓張知都很震驚。

吳廈更擅長出來企業管理和專案統籌安排。

他們兩人配合的很好,星空探索公司的效率一直很高。

這就是他們在短時間,完成航天基地船改裝的原因。

李菱秋看到這個大型的航天基地船,還有它甲板上數十米的太空梭。

她好奇的向吳廈問道:“吳經理,我聽說這艘船以前是輪船,你怎麼這麼快就改裝成功。”

吳廈恭敬的說道:“李總,這艘船本來是讓太空梭起飛的場地。

他本來要加強它的船體結構和甲板,還要安裝電磁彈射裝置。

這樣工期很長,現在絕對完不成。”

他看了張知一眼,繼續說道:“張總研發的反重力技術,給了我們靈感。我們完全可以在空中發射太空梭。

這樣一來,船體不用改裝,我們只要把裝置放進去就好了。

再加上工業機器人的高效率,我們很快改裝完成。”

李菱秋聽到吳廈說完,她終於初步瞭解這艘航天基地船。

張知和他們一起走向指揮室,一路上,張知看到有很多央視記者,在拍攝航天基地船的各種情況。

他沒有想到把轉播權獨家給央視之後,央視派了這麼多作者,來採訪星宇科技的第一次航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