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眾人就對這家工廠興趣缺缺,經過了馮廠長這麼一鬧,眾人就更沒有興趣了,看這副模樣,以後說不定還要出什麼么蛾子呢,沒必要去膛這攤渾水。
最後,鴻星電動車廠以一千萬的價格,落到了李曉峰的手裡。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也為了給侯國偉吃一顆定心丸,李曉峰第二天就又繳了五百萬,連原先的保證金,一起算作競拍資金,完成了整個交易。
緊接著,李曉峰宣佈,任命徐磊的父親為鴻星電動車廠的總經理,徐磊為銷售部經理,並參照他們的建議,對廠裡的管理層進行了一番調整。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對於任何一個組織的變動,都是有必要的。
管理層調整完畢,李曉峰把手裡剩下的兩個億資金,全部投入到了這家電動車廠,一個是買斷工人的工齡和一部分福利分房。
這些福利分房主要是給廠裡的管理層的,他們擁有這些福利房的居住權,所有權還是廠裡的,但為了徹底完成改制,這個尾巴必須要徹底斬斷。
好在馮廠長為了把這個廠徹底的握在手裡,已經在這件事上下了功夫,在廠內形成了一個共同的決議,規定了騰退這些福利房的騰退價格。
然而,此時這一切的努力,結果都落到了李曉峰的口袋裡,因此,李曉峰只需要按規定把這些錢打入他們的賬戶,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這些騰退出來的福利房,閒著也是閒著,依然可以用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簽訂租賃協議,租給工廠裡的這些管理層,算是他們沒有自己買房前的過渡。
徹底完成了工廠的改制任務後,這家工廠也就從原先的國營企業,徹底變成私人企業了。
與此同時,李曉峰又拿出一部分錢來,還了一部分供應商的錢款,以及從銀行貸款的利息,並在侯國偉的幫助下,向銀行申請了延期還款。
接下來,李曉峰又讓人梳理了一番工廠的財務賬目,發現這裡面果然有一些隱藏的貓膩。
一個是工廠的裝置沒有想象的那麼陳舊,廠房雖然看起來舊了,但建的很結實,花公家的錢,這些人是捨得用料的,價值不應該那麼低。
另外一個是很多財務上統計的壞賬準備,實際上是可以收回來的,未必算是壞賬,他這邊有樂馨兒的專業法務團隊,完全有能力可以跟那些老賴耗下去。
這些壞賬如果搖身一變成了應收賬款的話,一正一反之下,對企業的淨資產統計,影響是很大的。
還有一點,那就是對於工廠的土地價值評估,哪怕只是工業用地,也比實際的市場價值略低,要知道,這家工廠的位置,是比較靠近市區的。
因此,經過對這家工廠的資產進行認真梳理和再次評估,原本改制後資產歸零的企業,實際上還有至少五千萬以上的淨資產。
怪不得馮廠長衝曹金鵬喊,五千萬以內可以隨便出價,原來這個馮廠長對此早就心知肚明瞭,這也是國企私有化程序當中常有的事情。
事實上,這個馮廠長膽子算小的,只是略微壓低了一些企業資產的價格,一些膽子大的,能把兩個億的資產壓低到一個億以內,甚至比例會更高。
在這個年代,為什麼很多媒體都在叫囂,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壟斷行業都應該向民間開放?
這裡面確實有一些實際理由,但真正的核心是,這是一場上流社會的饕餮盛宴,很多有心人在波瀾助推,形成輿論風潮。
當然,此時也有很多清醒的人在媒體上大聲疾呼,痛斥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上面這才開始徹查嚴辦,緊急叫停了愈演愈烈的私有化改制。
不過,這一切都跟李曉峰無關,一個是這裡面的暗箱操作都是馮廠長的手筆,另一個是這家電動車廠沒有明顯的壓低企業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