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唐姍姍拿到了李曉峰的100投資之後,她就開了一檔名為《武林風雲》的節目。
為了吸引眼球,在唐姍姍的主持下,除了李曉峰手下的人之外,還找了很多的傳統武術家過來參賽,還開設了百姓擂臺,號召全面參與。
為此,李曉峰還專門成立了一家專業拳館,把從各個健身館挑選出來的佼佼者,都塞到這裡來,跟他們簽約,對他們進行專門的培養,專門去打比賽。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那些所謂的傳統武術家根本就不經打,到了擂臺上,平常演練的那些招式,根本就用不出來。
最後真正打出來的,全是王八拳,淪為觀眾們的笑柄,但也不可不否認,這種現象增加了節目的觀賞性,增加了節目的收視率。
可李曉峰明白,這類節目的底蘊,還是要靠實打實的比賽,因此,想要真正能把這一類的節目做出來,還得下決心,花大力氣培養自己的拳手。
在這方面,國外已經有了成熟的經驗和模式,但在國內還沒有開始起步,市場也沒有孕育起來,這隻能算是個投資長,回報慢的生意。
李曉峰之所以願意去做,主要也是為了在健身館的一眾同行中,打響自己的品牌,相對來說,目前更賺錢的還是搞健身館。
可問題是,健身館這個行業沒有太深的護城河,就好像網咖一樣,只要有點錢,誰都可以搞,最後大家一起內卷的活不下去了。
對於這一點,李曉峰還是有不少記憶的。
前世的時候,他雖然沒怎麼去過健身館,但卻經常聽到原本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健身館,突然就倒閉了,老闆卷錢跑路,留下一大堆爛攤子。
結果進去一打聽,裡面的健身器材是租的,早已經被人家連夜拉走了,員工工資好幾個月沒發,一大堆辦了卡的人只能自認倒黴。
因此,他搞拳館這類的東西,雖然現在看起來不怎麼掙錢,但這玩意有門檻,而且門檻很高,不是什麼人都能進來的。
在李曉峰的認知當中,有門檻的生意更值得去做,反而是那些誰都可以乾的生意,最好是快進快出,賺一筆快錢就好了,千萬不要陷進去。
否則的話,你怎麼賺的錢,就會怎麼吐出去,說不定還會欠一大筆的債務。
另外,以拳館作為健身館的龍頭,是具有強大的品牌效應的,可以在圈內打響自己的名頭,吸引更多的健身愛好者加入。
也就是說,李曉峰搞拳館,對自己旗下的健身館是有加持效果的,也相當於給自己的健身館新增了一條小護城河。
晚上,唐姍姍偎依在李曉峰的旁邊,有些擔憂的說:“曉峰,我現在有點擔心,雖然節目是由我製作和主持的,但很多政策還是臺裡說算的。
現在我們的這檔節目,雖然看起來挺紅火,收視率也很高,但我感覺搞的亂七八糟的,不是怎麼正規怎麼來,而是怎麼博人眼球怎麼來。
曉峰,你說這麼搞下去的話,能長久嗎?”
李曉峰微笑著說:“姍姍,目前你主持的這一類的節目還是國內首創,而且國內目前也沒有像國外那樣的市場環境,在這個階段,孕育市場,培養觀眾,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不知道你們臺裡的那些領導是怎麼想的,但任何一個行業在初始階段都是野蠻生長的,還是那句話,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啊,這樣下去真的能行嗎?一沒有專業的拳手,二沒有專業的裁判,每次節目搞的倒是挺熱鬧的,但我感覺就像過家家一樣!”
“這也沒辦法啊,我剛才不是說了嘛,目前國內還沒有專業搏擊的市場環境,只能先把觀眾吸引過來再說!”
唐姍姍不滿的噘著嘴說:“你這樣太功利了吧,這樣發展下去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