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連鎖健身館的上市之路走的很順利,是在國內上市的,這裡面肯定是有樂馨兒的功勞,國內的股市水很深,其中的運作很複雜。
但不可否認,康樂健身館本身的財務狀況和運營狀況,以及目前健身館的市場環境也很重要,很多小型連鎖健身館都在雨後春筍般的往外冒。
最終,李氏集團把康樂連鎖健身館持有的全部股份,以26個億的價格,出售給了浦宇集團。
這26個億扣除了企業所得稅之後,也就還有不到20個億了,只要李曉峰再從集團內部抽調一小部分資金,就可以用來歸還從萬眾傳媒那邊挪用的借款。
丟掉了康樂連鎖健身館的包袱之後,唐姍姍正式成為了李氏集團的執行總裁,負責整個集團的統籌管理,以及集團未來發展計劃的制定。
當然,重大問題肯定是要得到李曉峰同意的。
唐姍姍接手了李氏集團的主要執行管理工作之後,就把李氏集團的各項業務,主要劃分了三大板塊。
第一個板塊是製造業,目前只有鴻星電動車廠這一家企業,未來是持續追加投資還是另外開闢新的賽道,目前還沒有定下來。
主要原因是這兩年的投資規模過大,需要一、兩年時間沉澱一下,再一個,集團目前的貸款資金也太多了,需要回一回血,以保持集團運營的穩定。
一家公司的規模越大,越要追求穩定,否則很容易產生連鎖的系統風險。
好在鴻星電動車廠今年的銷售額增加了不少,主要是之前在中原地區投資的低速四輪車廠開始投產了。
這些老頭樂大量投放到市場之後,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歡迎,各地的經銷商也賺的盆滿缽滿,屬於皆大歡喜。
根據徐磊的彙報,等明年sd省的低速四輪車廠,以及配套的電池廠開始投產,銷售額還會進一步增長,到那個時候,鴻星電動車廠就會實現真正的扭虧為盈了。
第二個板塊是影視娛樂行業,除了頂點超媒外,唐姍姍把萬眾傳媒也劃入了這個板塊當中,這也不奇怪,廣告行業跟影視娛樂行業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李氏集團,萬眾傳媒可是集團目前盈利能力最強大的公司,是集團的現金奶牛。
到了2010年的年底,萬眾傳媒的淨利潤從去年的20個億,一下子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到了24個億。
萬眾傳媒是一家上市公司,李氏集團持有50的股份,淨利潤並不是都歸集團所有,但李曉峰依然決定,要把萬眾傳媒的淨利潤全部分出去,繼續推高股價。
沒辦法,不把股價拉高,等到要償還貸款的時候,就必須要拋售更多的股份,就有些不划算了。
之前每年的月供大約是55個億,但隨著這兩年房價的大幅度提升,房租也跟著提升了不少,今年算下來,已經只有5個億了。
可李氏集團的貸款也比原來增加了一倍,從原來的60個億暴增到了120個億,每年支付的利息也從原來的35個億,增加到了7個億。
萬眾傳媒的淨利潤全部分出去之後,正好可以把月供和利息的窟窿給填平了,還順勢抬高了自己的股價,對整個李氏集團來說,屬於一舉兩得。
當然,對萬眾傳媒自身的發展來說,肯定是有影響的,淨利潤全部分出去了,發展當然是嚴重受限。
其實,之所以這樣,李曉峰也是有苦衷的。
萬眾傳媒的盈利能力這麼強大,肯定會引起很多業內人士的覬覦,而要打擊萬眾傳媒,最有利的手段就是投訴萬眾傳媒行業壟斷。
一旦啟動了反壟斷調查,萬眾傳媒要麼面臨鉅額罰款,要麼被人拆分,因此,萬眾傳媒暫時停止往前發展,也就不會落人口實了。
萬眾傳媒暫時停止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