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三天閉城不出,任憑小太監派兵城下叫罵,堅兵不戰,命令士兵鑽進城垛口裡裝聾作啞。
小太監一時也無計可施,如要強攻,他的人手不夠,攻城部隊少說也要多於守城部隊一倍才能成事,這一對一是無論如何也攻不到城裡去的。
接著又下了幾天大雨,道路泥濘。官軍在外作戰,洗澡沖洗都有諸多不便,渾身燥熱不堪,一時軍心有些浮動。小太監無奈,召集眾將官討論應對之策,劉建勳說:
“如要能和華世雄聯絡上就好了。”
小太監說:“聯絡不聯絡都沒用,老華左右不了福王,他不出城應戰,華世雄說多了反而會引起福王的猜疑。依這之見,不如撤了。”
“撤了,撤了可就前功盡棄了。”劉建勳不解。
“你以為我傻呀!”小太監笑道,“我想福王決不會困守死城,福王讓我們打怕了,我斷定他會作逃跑的打算。”
“他會往哪兒跑?”劉建勳問。
“滇桂十萬大山。”小太監胸有成竹。
“如果讓他們進了山,我們一點辦法也沒有。”劉建勳說。
“絕不能讓他進山,他上那兒去都行,唯獨不能進山。”小太監道。
“大帥的意思是?”
“我們撤兵之後,在西南面要道口上埋伏下一支兩千人的人馬,專等他去。另外他一出城我們就抄他的後路。”小太監說出他的設想。
“大帥的這一計真毒呀!這就叫裝進口袋裡打狗。”劉建勳讚道。
“兵不厭詐嘛!”
“我去堵他的頭,大帥領兵抄後路。”劉建勳請纓道。
“不行不行,福王的前軍必是最強陣容。你忘了他手下還有個慣使繩索拿人的女將呢!這次我專門就等著會會她。”
“聽說那女將武藝高強,又善用繩索拿人,大帥務必小心才是。”
“諒不妨事。”
不到半天的功夫,官軍撤得一乾二淨。
有人報告福王,天樂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定奪。寧王說:
“陛下,還是趕快跑吧!再不跑就來不及了,沒準小太監去搬兵去了呢!”
福王應允,道:“御弟之言正合寡人之意,還是走了的好,免得在此整日提心吊膽的。派人前去打探打探,如無埋伏,即日拔兵出城。”
(請看下一章:小太監勇擒阮氏梅)
第一一零章 潘又安勇擒阮氏梅
福王著人打探好了,小太監兵馬已全部退回麒麟關以內,其餘各地並無兵馬駐防。天樂皇帝大喜,擇吉日大開城門,三軍鳴炮出發。有副將王安、邱貴帶五千兵馬斷後,女將阮氏梅領精兵一萬頭前開路。其餘大隊人馬隨天樂皇帝居中,華世雄騎高頭大馬不離皇帝陛下左右,老華剛升成宰相,皇上時刻還要由他出謀劃策哩。
阮氏梅這次內地之行一無所獲,南越國王老蠻主曾囑她但凡發現有中原好人物讓她自謀一個帶回國去,然而遍觀王營將士及官軍人等,竟無一個入眼的。前次,她老遠陣前觀望,看到敵軍隊裡有個叫小太監的人物齊整,個頭高矮胖瘦恰恰合適,武功更是出類拔萃,那個姓達的胖子哪裡是人家的對手,只可惜了是個鬮人,不說也罷。看來聽人說大中原地廣人密,是藏龍臥虎之地,風流倜儻的年少英傑更不乏其人,耳聞不如目睹,看來盡是些謬傳罷了。還有就是,八大王均是草包蠢才,人人皆有篡位之心,但無一人有帝王之相,幫這夥人打天下無疑於竹籃打水,水中撈月,阮氏梅真後悔來這一趟。福王爺無能卻又妄自尊大,身為一國之主,不會用兵,只是人芸亦云,這樣的窩囊廢豈能成大事?她想好了,這次帶兵回去,把福王送到安全之處,她即刻辭去所有職務,不要一金一銀,只帶她原來的幾個貼身女兵回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