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周重之手,才能上報或下達,這是正德特意授予給他的權力。
趙王府書房內的周重認真的閱讀了一下兵部對神周等人的封賞,然後又對照了一下王守仁上報的有功之人名單,發現並沒有遺漏後,這才放下心來,批閱了一下放到一邊,等到明天就讓人飛速的送到南洋去。
這已經是今天最後的一份公文,只見周重放下筆揉了揉腦袋,然後站起來推開窗子看了看,發現外面已經是月上中天,估計瑾萱她們都已經入睡了,本來他還答應要給夏夏講睡前故事的,可是現在看來,只能又一次的失信於女兒了。
想到這裡,周重也不禁嘆了口氣,本來他是不用這麼忙碌的,但是這段時間他的那位好哥哥正德越發的不像話了,不但每天和江彬那些人攪在一起,而且也不知道是聽信了江彬的話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把朝堂上的一些政務都給交給他處理,結果使得周重每天都要忙上一整天,根本沒時間進宮卻見正德,自然也不能打擾到正德與江彬等人的遊玩。
另外更加過分的是,在上次的朝會之時,正德再次一本正經的坐到龍椅上。然後向所有大臣宣佈。他決定去京城西北方向的宣府巡視一番。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下面的大臣們都是瘋狂的反對,甚至不少御史更是脫掉紗帽,請求正德打消這個念頭,否則他們將集體辭官。
對於下面大臣們的反對,正德也早有預料,其實他這次之所以公開提出來,就是想試一試大臣們的反應。現在看到了這麼多的大臣反對後,他也沒有堅持,直接宣佈散朝,不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正德卻讓江彬在暗中積極活動,聯絡了不少沒骨頭的大臣改變風向,讓他們支援正德巡視邊關的相法。
一個月後,正德再次在朝堂上提出出巡的事,結果再次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可是這次江彬聯絡的那批大臣終於起了作用。他們開始公開支援正德的這一決定,而且正德也是積極配合這些人。結果一時間竟然使得朝堂上對這件事爭議不下,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身為內閣首輔的李東陽現在病重,據說現在已經無法下床,每天都是昏迷不醒,根本無法理會朝政。而李東陽的病重,使得內閣和朝堂上都有些不穩,這也是正德能夠趁虛而入的原因之一。
李東陽倒下了,按說內閣首輔之職應該由楊廷和接任,但是楊廷和畢竟有些年輕,威望與資歷都不足以壓服眾人,所以別說是朝堂上的大臣了,連內閣裡都有人不太服氣,畢竟他們也對首輔之職有著自己的想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援正德出巡的眾大臣中,領頭的一人正是兵部尚書王瓊,說起這個王瓊,此人算是大明少有的能臣,歷史上他與于謙、張居正並列為明朝三重臣。
王瓊最主要的功績有三,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亂,三是加強西北邊防,現在寧王還沒有謀反,所以王瓊的第二樁功勞還沒有實現,但是第一和第三條功勞他已經完成,都是實打實的功勞,可以說他能夠坐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正是靠著他的功勞,而且王瓊還有識人之能,現在擔任四海總督的王守仁,最開始就是受到王瓊的看重,當初他本想讓王守仁在南方歷練幾年,然後就重用王守仁,可是沒想到被周重搶了先。
不過相對於王瓊的功績,他本人的操守卻不怎麼樣,這也是他雖然與于謙、張居正的功績相併列,但卻沒有他們名氣大的主要原因,畢竟一個私德有虧的人,史官也不會對他大書物書,特別是王瓊還犯了文官們的忌諱。
王瓊是一位能臣,同時他也是正德的寵臣,這個寵臣的名聲可不太好,這也是以前周重不喜歡讓別人認為自己是正德寵臣的原因,因為在大明一朝,寵臣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這個寵臣很可能與皇帝有著某種關係,比如像王瓊,據說他與正德就有著某種不可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