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世界的引力也就相應地減少了無數倍,如此一來,成功抵擋住了世界對他產生的巨大引力。
接下來,趙軒開始靜下心來仔細地觀察起這個世界。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足足一萬年之久,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深入觀察和研究之後,趙軒終於察覺到了一些關於這個世界的重要資訊。
儘管這個世界擁有極其強大的本源之力,但其實際上仍然處於非常年輕的階段。
在混沌當中,存在不知道多少世界,世界的存在通常都是以無量量劫來作為衡量標準的。
包括了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永恆世界以及至高無上的鴻蒙世界五個等級的不同層次的劃分。
一般而言,小千世界僅僅只能在混沌之中存續一個無量量劫;中千世界則相對更加強大,可以存在整整三個無量量劫;至於大千世界,能夠維持長達九個無量量劫之久。
像永恆世界則沒有限制,但它們也並非絕對安全無憂。
因為永恆世界依然有可能遭遇外部的劫難,如果無法順利渡過這些外劫,那麼最終也難逃破滅的命運。
唯有鴻蒙世界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至高世界,混沌也只不過是鴻蒙世界的一部分罷了,而且鴻蒙世界永遠不會面臨破滅的危險。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以及永恆世界,之間的區分並非僅僅取決於其規模的大小,更為關鍵的因素在於它們所能承受的無量量劫的數量。
無論一個世界有多麼遼闊,如果它無法經受住無量量劫的反覆沖刷和洗禮,那麼所有的繁華與輝煌都將如同過眼雲煙般消散殆盡。
所以其實人仙界實際上只是處於較低層次的小千世界罷了;而洪荒,則可以歸類為中千世界。
此刻展現在趙軒面前的這個世界,無疑是屬於更高層級的大千世界。
無量量劫可以細分為內外兩種劫難。
所謂內劫,以洪荒為例,其最初開闢的目的乃是為了供生靈們修煉成長。
然而,當這個世界逐漸失去對開闢者修行的助力時,它將會在開闢者有意識地引導之下,重新迴歸混沌初始之態。
至於外劫,則要複雜得多。
當一個世界內部積聚的劫氣達到一種極其龐大且難以控制的程度後,這些劫氣甚至會突破世界的屏障,湧入混沌之中。
這種情形就好比路邊一棵熟透了的果樹,不僅掛滿了累累碩果,而且還肆意散發著令人垂涎欲滴的濃郁果香。
這樣的誘惑自然會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混沌兇獸紛至沓來,試圖將其吞噬入腹。
通常來說,這樣的一個時間段恰好是一次無量量劫所需經歷的漫長歲月。
每逢量劫降臨,便會有無數生靈慘遭殞命,以此來消解那瀰漫於世間的恐怖劫氣。
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這些劫氣,任由它們持續不斷地積聚疊加,那麼無量量劫到來的步伐將會愈發急促迅猛。
內部出現問題不去解決,那麼外部的劫難便會趁虛而入。
正因如此,洪荒之中量劫來臨之時,天道也不得不暫且退讓一步,將掌控天地萬物的權柄交予盤古意識之手。
其原因無他,實在是由於天道所處的層級相對較低,尚不能夠充分調動起整個洪荒世界所蘊含的偉力去抵禦危機。
然而,盤古意識卻可以輕而易舉地駕馭並統御整個洪荒之力,從而成功化解這場滅頂之災。
一個無量量劫的時間,按照混沌之中的時間粒子來算,是一個時間粒子自成型走向破滅的世界。
世界的世界和混沌之中的時間並不同步。
混沌的時間粒子一次破滅,世界中的時間粒子可能已經破滅了百回,那麼世界和混沌的時間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