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愧不能救”'2'(言簡意賅),而緊接其後的是一封王象乾的辭呈,曰:“遼民被陷引咎乞罷”'3'。當然,《明史》裡也有與之對應的記載,就是之前提到的那段。
明史載:“象乾以關上軍方喪氣,議發插部護關者三千人往,承宗以為然,告在晉。在晉竟不能救,眾遂沒,脫歸者僅六千人而已。”
要說《明史》在此處的曲筆也實在是太狠了,明明是孫承宗、袁崇煥、王象乾一干人搞了這麼個破計劃、餿主意,王經略就只是在一旁聽了一句半句的,也沒見他吭聲,可最後失敗了,就硬要說是王經略不能救,天地良心啊!
其實,對於如何解救十三山站的難民,王經略一早就考慮好了。早在孫閣老來山海關之前,王經略就接到了十三山站難民的求救資訊,當時王經略還出了一個可行性報告,其中提到山民跑來報信說,山勢很陡峭,路不太好走,所以需要軍隊在山下阻擋敵兵才能安然撤下來。王經略一算,方圓四十里的山地,如果要四面都接引的話,起碼需要數萬軍隊,而他手裡只有五六萬潰軍,連守關門都尚顯不足,怎麼可能發得出幾萬兵去搞掩護?'4'
不過,王在晉並沒有放棄這些遼民,他決定採用比較隱蔽的撤退方式將他們營救出來。考慮到了這些難民都是拖家帶口的,又沒有交通工具,長途跋涉是肯定不行的,而十三山站又靠河比較近,所以王經略派出了覺華島上的水師去接應,並將接回來的遼民暫時安置在覺華島上'5'。走水路的安排較之孫老師的鐵人兩項賽(跑路+游泳),那可就明顯要人性化得多了。
相比之下,孫閣老的安排,其實是在組織極限運動,他老人家讓遼民們拖著家小、揹著包袱,走上200多里地,途中還得淌過兩條大河,一路要走到寧遠才能去投奔袁縣令,這也太折騰人了,恐怕連部隊拉練都沒這麼過分的。
在暫時將遼民安頓於覺華島之後,王經略又考慮到在冬天,島周圍的海平面如果發生封凍,那後金的騎兵便可來往自如,十分的危險,所以他又下令朱梅、周守廉將島上的遼民接到前屯安置'6'。應該說,如此的安排,是非常必要和穩妥的。
相比之下,袁縣令在“寧遠大戰”期間的部署就顯得太不負責了。寧遠大戰之時,正值隆冬季節,海河業已封凍,可是袁縣令卻不顧後金大軍步步迫近的危險,非但不允許覺華島上的軍民撤離,反而還要將糧食搶運上覺華島,結果釀成了慘禍,損失鉅萬、傷亡慘痛!
然而,以上這些舉措只能說明王經略,努力的在營救,妥善的在安置,但卻不能顯示他到底救出來了多少人。能準確反映了王經略用水師,從十三山解救出的難民,具體人數的史料,當數茅元儀的《督師紀略》,其卷二中記載,魯之甲奉命去前屯發慰問品,物件就是六千多遼民,而他們是冒雨從十三山逃出來的,先到了筆架山,後來王在晉派了一個通判叫吳士科,帶著舟船從筆架山把他們接了回來'7'。
有了茅元儀的證詞,所以王經略可算是沉冤昭雪了,而《明史》裡所謂:“在晉竟不能救,眾遂沒,脫歸者僅六千人而已”的說辭,就顯然顛倒黑白了,因為十三山碩果僅存的六千倖存者,全都是人家王同學用水師接回來的,怎麼能說“在晉不能救”呢?
相比之下,孫老師和袁縣令兩位大能則又以慘淡收場,他們想出來的餿主意,根本不管用,最終是一個也都沒撈到(竟不能得)。
如此的真相確實令人震驚,因為它顯示《明史》對王同學的記載也太黑了,人家明明救了六千人回來,卻還被硬扣上一頂見死不救的帽子,實在太無敵了,看來顛倒黑白已經成了《明史》不可或缺的敘事風格、辦事原則、思維習慣,要吹捧一個人�